{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T.SH - 

单反已死,SONY或将一统江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俺当初的错判,当年与DFD辩论时,经常听到对方列举的微单的缺点,比如电池不耐用啦,对焦速度不给力啦,手感太差啦,存储速度太慢,镜头不够小啦,便携优势不大啦,等等等等。当年俺以为,微单的优势在于便携性能与成本优势。但,近期SONY推出A7RII后的一个信息引起了俺的注意。有人用山寨的转接环配佳能的长焦镜头,发现对焦速度很快,几乎不逊于佳能原厂相机,而A7RII的重量比此前的型号重了一些,俺大胆猜测,造成A7RII对焦速度提升的很可能是比以前的机型增加了电源部分(比如电压,电容量)。一个大胆的推论由此在俺心中产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jiju 发表于 2015-7-28 23:28
退出不可能,两种形式共存,只是可能DF的分额会被缩小,电子管很古董了,现在小青年听过的少,可是一些发 ...

听俺后面的叙述,俺会讲到这一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5-7-28 23:22
手机这个星星产业才出来多少年,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西门子等各国是品牌群雄逐鹿,在不断的洗牌当中 ...

如果真有黑帮老大排板的话,很可能就不会有现在搅局的SONY了,何况现在相机不是日本人一手遮天啦,三星已经进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就要回到前面讲到的卡口问题上,众所周知,微单/单电/无反的相截距比DF短,所以,无反可以转接几乎所有135MM或者更大幅面的相机镜头,当初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几乎变成僵尸的老镜头忽然诈尸般复活了,价格一路高涨,有DFD的嘲笑说,SONY的奶昔最大的功绩就是救活了一堆老头。当初,奶昔转接自家的AF镜头的对焦速度那是相当地悲催,所以,没有人想到未来的某一天,无反转接镜身驱动的镜头,电气化配合能媲美原厂。而,这一刻,现在,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替代旧的,这种情况有时候(或大多时候)是,但,有时候不是。比如:这个相机又回到了胶片时代的思路,你不能理解为历史倒退了,他还是用大的光圈环和速度环,因为他的用家是专业人士,知道光圈和速度是怎样配合的,而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功能环就好用了,可惜,后者用不了对于一般人。 20140916092737643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还没有理解俺讲卡口和前面这一堆零零碎碎的目的,那就让俺给你个简单明了的告白:从SONY的A7RII开始,SONY无反拥有的镜头存量超过一亿了,是目前镜头存量最大的卡口,你滴明白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5-7-28 23:35
三星相机的那点家底日本能把它放在眼里?塞牙缝都不够,留着它不过是个点缀而已,不碍大局。放眼全球现 ...

对于你的观点,恰好俺后面会有论述,所以,请别着急下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jiju 发表于 2015-7-28 23:39
新的替代旧的,这种情况有时候(或大多时候)是,但,有时候不是。比如:这个相机又回到了胶片时代的思路, ...

这个其实和是否是胶片没有直接的联系,只不过是胶片时代就出现的设计,松下相机这样的设计,最大的好处在于使用的感觉比较好,如果不这样设置,那么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要进入菜单才可以选择,使用感受会比较差。但,这个跟俺现在谈论的问题关系不大。

而现在几家大厂现在的镜头都取消了光圈调节环,快门调节也要靠波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购买了SONY的无反,再买个山寨的转接环,你就可以随意选择任意厂家的镜头了,而且电气也兼容,对焦速度也可以媲美原厂,当初不是有网友感慨,为啥几个相机厂家不生产一种卡口的相机,那样的话,就不会有选择镜头的苦恼了。现在,这个梦想不已经实现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5-7-28 23:47
我可没有下结论哟,说“单反相机已死”那是馒头王做的结论。

对啊,俺这不是在一步一步阐明俺的观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以SONY无反的物理条件,可以转接C,N,S(ONY)甚至P的镜头。这个镜头存量超过了C和N了,C,N的卡口霸权被SONY一招破解了,C,N估计搞不掉那些山寨的转接环厂家,如此,现在C,N面临一种两难的选择,狼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W.T.SH 发表于 2015-7-28 23:47
这个其实和是否是胶片没有直接的联系,只不过是胶片时代就出现的设计,松下相机这样的设计,最大的好处在 ...

使用的感觉比较好,你说对了!所以五棱镜为原理的光学取景器用您的话说就是《使用的感觉比较好》。
  可能他会减少市场占有率,但消失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jiju 发表于 2015-7-28 23:55
使用的感觉比较好,你说对了!所以五棱镜为原理的光学取景器用您的话说就是《使用的感觉比较好》。
  可 ...

俺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俺现在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反的存在就是他的独特取景器,(在当时还可更换镜头)他的最大缺点是抬起的反光镜,反光镜的振动会影像图像质量,而且偷拍时也不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C,N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无视SONY无反,不予理睬,继续专心做自己的单反,但是,这样的话,SONY现在的A7系列还不会吃人,真正要命的是未来的A5系列,想像一下,假如平价版的A5系列只卖4K+,那么现在C,N的APS-C级别的单反岂不是要集体死光光了?入门级单反咋办?卖多少钱能PK过A5?有DX说,日本人很抱团,不会出现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局面。俺以为,并非是厂家的意志,更多时候是厂家身不由己而已。SONY除了出相机,芯片可是卖给各个厂家的,可是买芯片的利润能和买整机相比吗?何况还有镜头,何况,俺前面讲了,可换头相机不同与其他产品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镜头存量的优势形成壁垒,避免外来的竞争者获得优势地位,现在数码市场竞争激烈,不进则退,SONY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犹豫,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反扑,不确定自己的优势,到时候悔之晚矣,指望黑帮大佬来保住市场份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W.T.SH 发表于 2015-7-28 23:56
俺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俺现在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您的观点可以写在您的论文里。只是还有待观察,要用实践检验您的关于“单反已死”的预言。
还记得2012世界大毁灭的说法不?现在过去三年了,咱们都还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5-7-28 23:56
都这么多天了,还没见顺产,你这产明也太墨迹了点吧?俺估计这观点最后会难产的。

怎么会,俺在坛子里这么多年,哪一次晃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5-7-29 00:04
呵呵,真别拿单反机器的这卡口说事,早在N年以前腾龙就搞过百搭镜头接口,这个梦想腾龙多年前就实践过, ...

你说的这个问题俺恰恰想到过,腾龙那个百搭接口主要是用于手动头的,但AF时代,没有搞下去,猜测是因为技术因素,而现在这个技术因素不再是问题了。

而且,从你的发言里,俺知道你没有看懂俺前面的叙述,对于一个镜头厂家来说,是不可能像C,N拥有卡口霸权的,它只能是给相机厂家打工的命,既不能出相机赚钱,也不能收卡口使用费,明白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时间和馒头王辩论,等俺有时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C,N还需要担心另外一个潜在的对手,加入有一天,手机市场不尽如意,三星很有可能在SONY的成功启发下,进入全副无反市场的,那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C,N的另外一种选择是进军全副无反,这需要全新的卡口,以转接环来转接自家的镜头,这个是必须的。但,这也意味着,C,N放弃了DF市场,那么DF依靠P和适马能走多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