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anger - 

望远镜的中心和边缘像质用途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8 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B]>"定睛一看"应该是仔细看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事实上如果两个镜子中心像质差不多,表观视场也相差不大,但是<FONT color=#ff0000>边缘和视场畸变相差很大的话</FONT>,你会觉得其实你的感觉会是边缘好的那个镜子表观视场比另一个大很多,但实际上两个镜子差不多.这个时候,两个镜子的差别就能够量化了[/B]。</STRONG></P><><FONT color=#ff0000>“边缘和视场畸变相差很大的话”,这句话是关键。</FONT><FONT color=#000000>边缘像质不能很差,这是大家的共识。边缘像质与整体像质如何平衡取舍,并且考虑到产品的成本,这是引起讨论的主要原因。</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20:22: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8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靠"放眼望去"是体会不出细节层次方面差异的,但给人以初步影响.若要仔细观察就必须"定睛看"了.</P>
<>除了成本因素,在设计上是否也有冲突呢?是否在设计时就必须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就好比目镜复杂了,亮度也下降了,鬼影也可能增加.</P>
<>如果不考虑成本(这个不现实,纯粹是假设),单从技术上说是否可以作到完美呢?</P>
发表于 2006-1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luoxinalbert[/I]在2006-12-7 9:49:34的发言如果两个镜子中心像质差不多,表观视场也相差不大,但是边缘和视场畸变相差很大的话,你会觉得其实你的感觉会是边缘好的那个镜子表观视场比另一个大很多,但实际上两个镜子差不多.这个时候,两个镜子的差别就能够量化了.

实际上,表现并非是在两个素质差别大的镜子之间才来的明显。仍旧以战神和富士8*30来讲,两者的光学素质应该基本是一个层次,差距极其微小;视场边缘部分,两者边缘畸变状况差别不大,而富士的边缘成像结实程度要好一些,从而观测感有了细微的差距。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阿鼎KGB[/I]在2006-12-8 0:57:59的发言:[/B][BR]<>靠"放眼望去"是体会不出细节层次方面差异的,但给人以初步影响.若要仔细观察就必须"定睛看"了.</P><>除了成本因素,在设计上是否也有冲突呢?是否在设计时就必须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就好比目镜复杂了,亮度也下降了,鬼影也可能增加.</P><>如果不考虑成本(这个不现实,纯粹是假设),单从技术上说是否可以作到完美呢?</P>

     个人认为,技术上的问题应该是最主要的,但完美是一种动态的意识,只有无限的接近可能;并非不能为,而是阶段时态的无法为之,所以成本只是一个对应阶段性的妥协。
    综合性的看待每一种品牌镜子,技术综合素质、价格定位、个人的喜好和实用性才是最主要的。    同样的一款SW-H,一个四川镜友购入却发现,对自己很不实用;一个西安的镜友第一次看,却觉得很适合自己。而价位相同、品质优秀的镜子却有数种品牌和镜型,这其中我则更喜欢SP。简单的来看7*的镜子,SW-H轻巧、FMT实用、SP艺术也是选择的一个侧面。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强调边缘,就将一个镜子的其他方面抬高到另一个镜子的水平。</P><>裁减论据到合适自己的论点的方法是茶馆闲聊。茶多了涨肚,聊多了也烦。</P><>日镜全面,欧镜偏驳。</P><>中心像质没有什么差别的,锐度概括一切!什么通透,鲜明,层次都见鬼去吧,全是一些蛊惑人心的片面之词!在这个前提下,边缘就决定一切了。买那些莫名其妙的,"边缘不良"的欧镜的人哪懂镜子啊,都是被人欺骗,人云亦云的结果。喜欢边缘才是理智之举。想想也是,望远镜不就是图个看得远,看得清,边缘不好,还要从别人的口袋里掏出万把块钱,这不是坑人吗。可怜这世界上有这么多人被骗了,还漠然不知!我就是其中一个,总是不明白,而且越来越不明白。</P>
我的这番言论可能是某些人想说而说不出口的DD。
对这话题就说这么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11:09:1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成像影调的欣赏仅仅是不同镜子特色的一个方面,每个人的感觉口味不尽相同。以SW-H和SE的影调为例:同一景象观测时,我倒是觉得SW的清亮给人以雨后乡村的气息,静觅而清新;SE的暖亮给人以阴雨过后放晴的城市感觉,短暂郁闷后的舒缓。 </P>[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言归主题,一个镜子边缘成像的素质优秀,绝对是每个玩家所追求的一个主要方面。莱卡的BL这一点就表现得不错,但是否就要选择它哪?我知道的一个资深则更在乎它的色差表现而在犹豫不决。</P>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luoxinalbert[/I]在2006-12-7 9:49:34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阿鼎KGB[/I]在2006-12-7 9:36:10的发言:[/B][BR]<>表观大边缘好的镜子给人一种"放眼望去天地开阔"的感觉."放眼望去"和"定睛一看"应该属于两种不同的用镜方式吧?</P></div>
不是不同的用镜方式 是不同的用镜感觉而已
"放眼望去"就是初初看过去的感觉,事实上,很多人用镜子仔细观察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只是看看要看的目标,或者大略看一下,这种时候,表观大边缘好的镜子更容易给人更好的视觉享受.
"定睛一看"应该是仔细看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事实上如果两个镜子中心像质差不多,表观视场也相差不大,但是边缘和视场畸变相差很大的话,你会觉得其实你的感觉会是边缘好的那个镜子表观视场比另一个大很多,但实际上两个镜子差不多.这个时候,两个镜子的差别就能够量化了.

老乡啊,你的观点我完全赞同,80双筒和65的对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放眼望去”不好说,但“定睛一看”80鸟镜双筒25倍比起65的25倍就更是一种享受了,哪天等你回桂林来我这里看看就知道了。32倍的目镜我刚进了一对,虽没有好天气仔细对比,但感觉不错,视场跟65差不多,但边缘还是比65的25倍要强,感觉比65还要震憾。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组100的鸟镜双筒,这样亮度问题也没有了。有时间我会去老刘那看看100的鸟镜,据论坛里的兄弟说是全面强过80镜的。
我觉得这样的贴子对新手们很有意义,学会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一个镜子,理性购买合适自己的。当然了,最好是眼见为实。
发表于 2006-12-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用<EM>luoxinalbert</EM>的观点再唠叨一遍:中心像质差不多,表观视场也相差不大的状态下,边缘素质更加优秀的镜子,能带给人更加好的视场表现感觉。</P>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fs55[/I]在2006-12-8 9:55:36的发言:[/B][BR]<>要强调边缘,就将一个镜子的其他方面抬高到另一个镜子的水平。</P><>裁减论据到合适自己的论点的方法是茶馆闲聊。茶多了涨肚,聊多了就烦了。</P><>日镜全面,欧镜偏驳。</P><>中心像质没有什么差别的,锐度概括一切!什么通透,鲜明,层次都见鬼去吧,全是一些蛊惑人心的片面之词!在这个前提下,边缘就决定一切了。买那些莫名其妙的,边缘不良的欧镜的人哪懂镜子啊,都是被人欺骗,人云亦云的结果。喜欢边缘才是理智之举。我自己想想也是,望远镜不就是图个看得远,看得清,边缘不好,还要从别人的口袋里掏出万把块钱,这不是坑人吗。可怜这世界上有这么多人被骗了,还漠然不知!我就是其中一个,总是不明白,而且越来越不明白。</P>
我的这番言论可能是某些人想说而说不出口的DD。
对这话题就说这么多了。

对待同学还是要客观为好,对待自己还是要理智为妙。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fs55[/I]在2006-12-7 20:21:41的发言:[/B]<br><><STRONG[B]>"定睛一看"应该是仔细看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事实上如果两个镜子中心像质差不多,表观视场也相差不大,但是<FONT color=#ff0000>边缘和视场畸变相差很大的话</FONT>,你会觉得其实你的感觉会是边缘好的那个镜子表观视场比另一个大很多,但实际上两个镜子差不多.这个时候,两个镜子的差别就能够量化了[/B]。</STRONG></P><><FONT color=#ff0000>“边缘和视场畸变相差很大的话”,这句话是关键。</FONT><FONT color=#000000>边缘像质不能很差,这是大家的共识。边缘像质与整体像质如何平衡取舍,并且考虑到产品的成本,这是引起讨论的主要原因。</FONT></P>

同意,人眼的对中心和边缘分辨率的要求也是有不同的,所以边缘像质能比这个要求高一点就可以了,眼睛就不会觉得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10:34:38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我是虫虫[/I]在2006-12-8 10:31:18的发言:[/B]
同意,人眼的对中心和边缘分辨率的要求也是有不同的,所以边缘像质能比这个要求高一点就可以了,眼睛就不会觉得累了。

终于有人说出这个观点了,作个直观的假设(数据非定量)。假设人眼视场中心分辨率在10米远处为n线对/厘米,人眼的视野是70度,视野边缘的分辨率是n/3线对/厘米。有一个10倍望远镜,表观视野为70度,在100处看目标的中心分辨率达到n线对/厘米,边缘的分辨率达到n/2线对/厘米,即超过的人眼的边缘分辨率。然而这超出的部分是人眼无法分辨的。所以,边缘像质衰减程度小于人眼的望远镜就是好望远镜,就不会影响观察效果。
这里说的效果并没包括色彩、畸变(适当保留的枕形畸变可以抵消滚球效应)等,而且是针对可以灵活转动的望远镜而言。
我的8x42 BR观察时不会感觉到边缘像质的衰减,因为它的边缘衰减程度小于我的眼睛。而nikula 8x42就能明显感觉到。转动眼球(望远镜固定)观察整个视野,nikula的边缘衰减程度明显差过leica。已经达到肉眼明显感知的程度了。
发表于 2006-12-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孔雀草[/I]在2006-12-8 11:07:57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是虫虫[/I]在2006-12-8 10:31:18的发言:[/B]
同意,人眼的对中心和边缘分辨率的要求也是有不同的,所以边缘像质能比这个要求高一点就可以了,眼睛就不会觉得累了。

</div>
终于有人说出这个观点了,作个直观的假设(数据非定量)。假设人眼视场中心分辨率在10米远处为n线对/厘米,人眼的视野是70度,视野边缘的分辨率是n/3线对/厘米。有一个10倍望远镜,表观视野为70度,在100处看目标的中心分辨率达到n线对/厘米,边缘的分辨率达到n/2线对/厘米,即超过的人眼的边缘分辨率。然而这超出的部分是人眼无法分辨的。所以,边缘像质衰减程度小于人眼的望远镜就是好望远镜,就不会影响观察效果。
这里说的效果并没包括色彩、畸变(适当保留的枕形畸变可以抵消滚球效应)等,而且是针对可以灵活转动的望远镜而言。
我的8x42 BR观察时不会感觉到边缘像质的衰减,因为它的边缘衰减程度小于我的眼睛。而nikula 8x42就能明显感觉到。转动眼球(望远镜固定)观察整个视野,nikula的边缘衰减程度明显差过leica。已经达到肉眼明显感知的程度了。

实践之中,人眼个体的不同和单个人适应性的变化会产生多样的结论,如果以理论人眼可达到的感知极限为标尺,就能做到不可察觉衰减和变化。个例的特例也有出现,就象长期高度近视(到3000度以上)的人,在完全黑暗的状态下,一旦出现微弱光线就能读书认字的超常人现象存在。 现实状况是望远镜制造技术还没有达到理论感知的极限状况,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以大部分人为准,相信人眼对不同区域的分辨能力情况早有专门人员研究清楚了。</P>
<>当眼珠转动时,对周边的分辨率有一定提高,但还是不及中心分辨率,基于这种情况,设计时将人眼可以转动的角度及此时能分辨的能力考虑进去就更完美了。</P>
发表于 2006-12-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普通用家来说,边缘像质只要在可接收的程度即可,顶级镜估计都没有问题。对挑剔的用家和玩家来说,他们见多眼毒,能感受到比较细微的光学差异,这时候就是个人取舍的问题。在BF论坛上,虽然公认BR比BN在亮度、反差、中心锐度上略有提高,但不少人(可能是大多数)也认为BR的边缘锐度反而略有下降,这部分对边缘敏感的人宁愿选BN(因为BN的亮度、反差、中心锐度也到极高境界、完全满足日常使用),如选择HGL,虽然边缘最好,但色差也更大了,超出了承受范围。各方面都“完美”的镜子即使将来技术上可行,但也失去个性,就没有我们选择和在此讨论的乐趣了。</P>
发表于 2006-1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dpkk[/I]在2006-12-8 12:40:33的发言:[/B][BR]<>对普通用家来说,边缘像质只要在可接收的程度即可,顶级镜估计都没有问题。对挑剔的用家和玩家来说,他们见多眼毒,能感受到比较细微的光学差异,这时候就是个人取舍的问题。在BF论坛上,虽然公认BR比BN在亮度、反差、中心锐度上略有提高,但不少人(可能是大多数)也认为BR的边缘锐度反而略有下降,这部分对边缘敏感的人宁愿选BN(因为BN的亮度、反差、中心锐度也到极高境界、完全满足日常使用),如选择HGL,虽然边缘最好,但色差也更大了,超出了承受范围。各方面都“完美”的镜子即使将来技术上可行,但也失去个性,就没有我们选择和在此讨论的乐趣了。</P>

的却是如此.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目前来看,大家可见到的价位在千元以上的正规品牌望远镜,基本都能做到普通使用者使用时对于"边缘像质在可接收的程度".以低端镜子尼康ACTION七代为例,正常使用观测时成像良好,无异常感觉;只有在把眼光专注逐渐过渡到基本边缘部分时,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影像虚化和变异.但这种现象可以说并不影响实际正常观测的效果.</P>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辨率是基础,对层次、影调的敏感是我们讨论的前提,相信参与讨论的同学都能达到这种认知水平</P>
<>改善边缘成像质量我想应该是好事,不过改善边缘成像质量可能会使目镜结构复杂化,但适当复杂化是否真的会降低中心的通透感,值得研究</P>
<>如果光学结构简单的SW-H和规格相近的顶级屋脊都可做到影调光鲜、通透,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现代材料科学的支持下,复杂光学结构在能更好的校正像差的同时,仍可保持光鲜、通透的迷人影调</P>
<>既然没有“完美”的镜子,通过不同技术手段追求"完美"就更值得我们关注</P>
<><FONT size=2></FONT> </P>
发表于 2006-12-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说一句,考虑完美(是否必要?),还得考虑成本的约束。Leica APO77是个老镜子了,已经解决了我们热烈讨论的问题。问题是这样完美的手持镜问世,价格大幅提高,结果又如何呢?</P><>任何一个设计师都要兼顾到技术水平和成本约束的两个方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14:58: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inter-ideograph; MARGIN: 5pt 0cm; LINE-HEIGHT: 150%; TEXT-ALIGN: justify">应用非球面透镜技术,能够以较少的片数获得良好的畸变矫正效果,包括球差、几何变形等的校正。现在一些顶级小镜如leica 8x20 BR(L)已经成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能下一代的大规格顶级镜也会用上。<o:p></o:p></P>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