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uoxinalbert - 

和“镜霸”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富士40X150ED观测初感及光学对比测评(已上新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毒物啊
发表于 2007-4-1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不是要有这样的猛镜才能观天望地,不过这样猛镜的出现,确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有机会一定要零距离接触此镜,还想多拍几张照片让大家一起欣赏。
发表于 2007-4-1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 wfs55 的帖子

由于对天文摄影没兴趣,大学时就梦想拥有一支FUJINON15公分大双筒用来观测深空,大三时富士终于推出新版15公分双筒镜,当时台币对日币还是5.5:1,没想到毕业后台币直直落,15公分双筒也就越来越遥不可及,到现在连普通版都要20余万台币,这个价钱都可以自己做一支20公分双筒镜了,所以现在已经放弃购买FUJINON15公分大双筒的梦想了。
发表于 2007-4-13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等巨镜,应该带到丽江高美古天文台观星!

不知道有多爽啊!
发表于 2007-4-1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极张三丰 于 2007-4-13 23:24 发表
此等巨镜,应该带到丽江高美古天文台观星!

不知道有多爽啊!

机会留给你了
发表于 2007-4-1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ruxhsu 于 2007-4-13 22:47 发表
由于对天文摄影没兴趣,大学时就梦想拥有一支FUJINON15公分大双筒用来观测深空,大三时富士终于推出新版15公分双筒镜,当时台币对日币还是5.5:1,没想到毕业后台币直直落,15公分双筒也就越来越遥不可及,到现在 ...

我对天文摄影的兴趣也不大, 因此是以目视为主要观测方式 。我也认为普通版25x150MT-SX完全可以满足天文观测的需求 , 而且重量还是一个人可以负担的。个人认为自做15cm或20cm双筒就要面对更大重量的问题 , 25x150可放在车上移动 , 而且光轴等问题不用太担心。更大重量的镜子的使用率会直线下降。

[ 本帖最后由 czj 于 2007-4-14 00:22 编辑 ]
发表于 2007-4-1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Cruxhsu兄
     想请教台湾有多少台富士25x150 ? 我在台北圆山天文台见过一台MT版的。在中国有两台, 其中一台在广东。我在丹麦用过一台富士25x150MT , 同时还有一台蔡司12/20/40x80。台湾军方普遍用Nikon 20x120 II型 , II型是日本60 , 70年代的寻彗主镜。

[ 本帖最后由 czj 于 2007-4-14 00:20 编辑 ]
发表于 2007-4-1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上海熟人又多一个

我家LD是桂林人

原帖由 luoxinalbert 于 2007-4-13 20:05 发表
对,虫兄,我是喝漓江水长大的桂林人
另外,看过你以前在大软上面的评测以及你的BLOG,知道我们是老乡 也看过你很久前观星的日记。
西林我没去过,但是知道是广西最靠云南的一个县,离它不远的隆林和 ...
发表于 2007-4-14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爱好者自制的250mm双筒(采用松本正像装置,避免棱镜)可以用小型车辆运载,值得参考。
发表于 2007-4-14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龙潭兄有时间谈谈卡宴吧,这车0~100好像6秒??
发表于 2007-4-14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爱好者的250mm双筒,物镜是俄罗斯生产的,焦比F6.5,望远镜为模块结构,总重量120kg,但可以拆解为每件不超过20kg的组件。组装和拆解需要30分钟左右,对于天文观测是可以接受的,拆解以后可以装在小型车辆内。

组装完成

组装完成

车内

车内
发表于 2007-4-14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制造这台250双筒(不含目镜,以及用作巡星镜的Pentax 75折射镜),总共花费了1491000日元,大约合RMB 10万左右,其中最贵的是物镜,一对花费了960000日元,大约6W多RMB。
发表于 2007-4-14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镜一出,谁与争锋.
小试牛刀,初露峥嵘.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这真是:

此物只应天堂有------(杭州)
没想滑落人世间------(龙潭兄家中)
发表于 2007-4-14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jj 于 2007-4-14 00:21 发表
哇,上海熟人又多一个

我家LD是桂林人


呵呵 原来嫂子和我是老乡啊~~~甚好甚好,桂林妹都嫁得不错
桂林妹眼光也都是不错的哦
发表于 2007-4-14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under 于 2007-4-14 01:05 发表
日本爱好者的250mm双筒,物镜是俄罗斯生产的,焦比F6.5,望远镜为模块结构,总重量120kg,但可以拆解为每件不超过20kg的组件。组装和拆解需要30分钟左右,对于天文观测是可以接受的,拆解以后可以装在小型车辆内。

很多组装大双筒的物镜都是来自于俄国啊!东西好,价格也可以接受.这样的车子就是一台移动的观测站!!!
但是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光轴和密封性如何?毕竟是大家伙,车子颠簸也很厉害.若这问题解决的话,感觉这种东西可能就是观测的极品了!有车意味着可以不受观测地点的限制了.
发表于 2007-4-14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zj 于 2007-4-14 00:00 发表

我对天文摄影的兴趣也不大, 因此是以目视为主要观测方式 。我也认为普通版25x150MT-SX完全可以满足天文观测的需求 , 而且重量还是一个人可以负担的。个人认为自做15cm或20cm双筒就要面对更大重量的问题 , 25x ...

莫兄,刚才用新仿看远处灯光,又和28X110对比.虽然我承认28X110是一台锐度很高的镜子.但是几乎每次比较过后我都觉得新仿的锐度更高,解析能力更强,观看的立体感也更强.用新仿观看远处夜景感觉像观看远处的艺术品,历历在目,丝毫可辨.也许和棱镜结构也有关,28X110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但是和保罗二结构里的优秀者对比,它还是略显不足.另外,还有就是遮光罩的可伸缩,对观测影响也很大.
通过对鬼星团的观测,我认为这台新仿用上20MM目镜是相当适合观测疏散星团和分辨极其接近的双星的,也适合挑出暗星云和观测星系悬臂.
由此我想到150MM,是否40X的解析力会比25X的更强?这台150MM由于有很长的遮光罩,眩光和鬼影控制得也相当好!
新仿比28X110还是略暗一点,我不知道MT版本的25X150的亮度和锐度平衡得如何.总是感觉28X110由于亮度有点过分,以至于有时候其高锐度很难展现出来.
发表于 2007-4-14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本正像装置集成了光轴调节装置
密封性能肯定不如军镜出身的Fujinon,Nikon大双筒,不过天文望远镜都是不防水的,所以不算是太大的问题。

这台双筒设计很巧妙,除了物镜部分价格比较贵以外,作者尽可能用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材料。
发表于 2007-4-14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设计图片?松本正像的主页我倒有一个~~~
http://www.page.sannet.ne.jp/mazmoto/photos-e.htm

不过估计这种设计的大双筒也不用太考虑密封性能~~~
发表于 2007-4-14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homepage2.nifty.com/bigbino/index-e.htm

这里是关于这台望远镜的资料
发表于 2007-4-14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xinalbert 于 2007-4-14 01:45 发表

莫兄,刚才用新仿看远处灯光,又和28X110对比.虽然我承认28X110是一台锐度很高的镜子.但是几乎每次比较过后我都觉得新仿的锐度更高,解析能力更强,观看的立体感也更强.用新仿观看远处夜景感觉像观看远处的艺术品 ...

罗光兄的新仿宫内双筒镜真的把我的心都挑出来了 , 锐度高的镜子着东西就是一种享受啊 !
现在俄罗斯的APO镜头已经不便宜了 , 两个6寸APO+组装费用不会少於一台25x150EM-SX , 更重要是密封防水问题 , 在南方潮湿的天气中光学仪器是很易发霉的 , 组装的大双筒我也觉得经不起现在业余天文观测的特点----------开长途车到野外而且都是单人出动 , 观测时间不多。
另外使用双筒镜上高倍的问题 , 我个人认为一般25x , 40x已足使用 , 再高倍就要考虑追踪的问题 , 在仔细的观测中更要考虑台架及更多的重量 , 结果又是得不偿失。如果单从视觉上的追求 , 更大的APO双筒及大反射双筒是王道 , 但失去了观测效率的优势。
现在家中有几十台大大小小的双筒镜 , 口径由20mm到120mm , 但最常使用的还是一台25x100。

[ 本帖最后由 czj 于 2007-4-14 08:25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