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czj 于 2007-4-14 00:00 发表
我对天文摄影的兴趣也不大, 因此是以目视为主要观测方式 。我也认为普通版25x150MT-SX完全可以满足天文观测的需求 , 而且重量还是一个人可以负担的。个人认为自做15cm或20cm双筒就要面对更大重量的问题 , 25x ...
莫兄,刚才用新仿看远处灯光,又和28X110对比.虽然我承认28X110是一台锐度很高的镜子.但是几乎每次比较过后我都觉得新仿的锐度更高,解析能力更强,观看的立体感也更强.用新仿观看远处夜景感觉像观看远处的艺术品,历历在目,丝毫可辨.也许和棱镜结构也有关,28X110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但是和保罗二结构里的优秀者对比,它还是略显不足.另外,还有就是遮光罩的可伸缩,对观测影响也很大.
通过对鬼星团的观测,我认为这台新仿用上20MM目镜是相当适合观测疏散星团和分辨极其接近的双星的,也适合挑出暗星云和观测星系悬臂.
由此我想到150MM,是否40X的解析力会比25X的更强?这台150MM由于有很长的遮光罩,眩光和鬼影控制得也相当好!
新仿比28X110还是略暗一点,我不知道MT版本的25X150的亮度和锐度平衡得如何.总是感觉28X110由于亮度有点过分,以至于有时候其高锐度很难展现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