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体式镜的目镜怎么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个体式镜的目镜里面非常脏,想拆下来擦擦,可反复鼓捣还是拆不下来,哪位大神能给指点一下。
发表于 2012-6-29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情况没说清楚。是目镜拿不下来,还是拿下来后镜片压环用工具拧不动,还是压环取下来后镜片取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ick_c 的帖子

是压环取出后,里面的镜片取不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ck_c 于 2012-6-29 12:59 编辑

这种情况一般是配合间隙较小,镜片边缘有一定厚度,直接往外倒时稍微倾斜一点会因自锁卡住。建议找一个直径合适的塑料筒或用硬纸板卷个筒,把镜片顶回去,再倒过来,用圆筒顶着镜片,把目镜垂直慢慢往上提(也可同时轻轻敲击镜筒),看镜片能否靠自重退出来。要是还不行,估计有什么杂物在间隙中卡住了。这种情况没遇到过,是否可以用一个小的吸盘类的东西往外拿,但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尽量保持镜片与镜筒垂直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还不行,可以试试加热法,利用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铝或铜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特点,把镜筒加热,加大间隙,看看是否可行。这个办法我没试过,要谨慎。可以循序渐进,先少一点加温,例如五、六十度,升温要尽量缓慢。不行再增加,最好别超过100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_c 发表于 2012-6-29 13:29
要是还不行,可以试试加热法,利用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铝或铜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特点,把镜筒加热,加大 ...

这种情况是在装配中筒与镜片间隙较小硬克进去的,如没有专用工装也只有你说的办法用火烧,用酒精灯烧镜筒,镜片就会掉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浪子 发表于 2012-6-29 18:56
这种情况是在装配中筒与镜片间隙较小硬克进去的,如没有专用工装也只有你说的办法用火烧,用酒精灯烧镜筒 ...

随风浪子师傅,楼主的镜子到底是什么型号的,始终没看出来。如果是美式的话,比如二战后期版的M13/M13A1(6x30)、M17/M17A1(7x50)等,据我所知目镜内筒和棱镜盖是一体铸造的,不能单独拆下来,只能与棱镜盖一起拆下来才能处理,是否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MK52 发表于 2012-7-1 01:05
随风浪子师傅,楼主的镜子到底是什么型号的,始终没看出来。如果是美式的话,比如二战后期版的M13/M13A1( ...

你讲错了,美式镜是目镜外筒与后盖连体的,目镜內筒可旋出来,镜片是装在內筒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K52 于 2012-7-1 19:47 编辑
随风浪子 发表于 2012-7-1 19:20
你讲错了,美式镜是目镜外筒与后盖连体的,目镜內筒可旋出来,镜片是装在內筒上的。


谢谢您纠正,因为我对望远镜的结构不太熟悉,自己也没有拆开过,也不敢,只是看看论坛里的帖子和图片而已,所以把有些部件名称都搞混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目镜外筒和后盖连体的美式镜子,不能把总体目镜拧开拆下来吧,如果不知道这种结构,还勉强用力的话,很可能把目镜和后盖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风浪子 于 2012-7-1 20:10 编辑
MK52 发表于 2012-7-1 19:45
谢谢您纠正,因为我对望远镜的结构不太熟悉,自己也没有拆开过,也不敢,只是看看论坛里的帖子和图片而 ...


任何望远镜拆开目镜只要镜片不装反,一般对整体没什么影响,目镜光轴误差在正常情况下最多三五分,构不成观察威胁。国产望远镜大多不调试目镜中心。如单用人力一般不用想把目镜外筒与盖分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K52 的帖子

巧了。我刚拆过最常见的M16和M3,那两种目镜头和上棱镜盖倒是分开的。会不会这两种是早期的型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K52 的帖子

巧了。我刚拆过最常见的M16和M3,那两种目镜头和上棱镜盖倒是分开的。会不会这两种是早期的型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K52 的帖子

巧了。我刚拆过最常见的M16和M3,那两种目镜头和上棱镜盖倒是分开的。会不会这两种是早期的型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道梁 发表于 2012-7-1 22:55
回复 MK52 的帖子

巧了。我刚拆过最常见的M16和M3,那两种目镜头和上棱镜盖倒是分开的。会不会这两种是早期 ...

是的,所以我说的是“二战后期的M13/M13A1和M17/M17A1"(也就是用5颗螺丝来固定上盖的改良型)。为什么提出这两种型号呢,就是因为后来的尼康HP/SP、富士的美式镜系列、胜间6、7、8倍等都是以此两种型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也都是目镜/上盖一体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K52 的帖子

老实讲后面几种我还真没拆过,好像铜加6也是分开的。您要是不说我还真没在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K52 于 2012-7-2 00:16 编辑
三道梁 发表于 2012-7-1 23:43
回复 MK52 的帖子

老实讲后面几种我还真没拆过,好像铜加6也是分开的。您要是不说我还真没在意过!:handsh ...


请见下图,这是美国Ebay上有人出品的M17的全新修理用目镜/上盖一体部件,这样供应的。
$(KGrHqV,!p8E-64bB!LOBP4mssyymg~~60_12.jpg
$(KGrHqRHJDQE (h5jbZQBP4msnpdVw~~60_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jfs27 于 2012-7-2 22:59 编辑

就是这样的目镜

IMG_20120702_230438.jpg IMG_20120702_230420.jpg IMG_20120702_2304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jfs27 的帖子

你后来把镜片取出来了吗?你确认是目镜里边脏吗?这个15倍目镜在体视镜目镜中算倍数较高的了,差点的体视镜在物镜和目镜倍数较高时,视场中会出现若干斑块,对清晰度有一定影响,仿佛是目镜中有灰尘被放大了一般。实际目镜中并没有多少灰尘,这个现象我认为是光学系统中的像差被放大了造成的。我那个20倍目镜就是如此,后来又买了一对新的目镜换上,效果也没有什么改善。反而是另外一对10倍的目镜效果最好。所以,普通体视显微镜总放大倍数不高,一般到40倍,目镜10倍居多。盲目加大倍数,只会使像差暴露无遗,反而影响观看。要加大倍数,加大物镜倍数效果较好,实际是加增倍镜,但是加增倍镜后,工作距离大大缩小,有时不实用。当然,有些高级的机器,如尼康SMZ1500,物镜变焦倍数最大11.25倍,工作距离还能达到100多mm,加上30倍目镜,能达到300多倍,但此镜价格好几万人民币!
我判断目镜中有无灰尘是这样:观察时旋转目镜,看斑点斑块是否跟着着目镜转动,如果跟着转动,就是灰尘,如果位置基本不变,就是放大后的像差。我那对后买的目镜有一个就是这样判断出有一粒灰尘,拆开用气吹吹过,再观察就没有了。

点评

确实是里面的脏,而且很大,还没研究出怎么拆  发表于 2012-7-5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