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应该说过类似的话,当然用词比较严谨:“在不考虑倍率的情况下”、“可能光学不低于六千级别的进口10X42屋脊镜”,这句话虽然有些断章取义,但是没毛病。
1、在不考虑倍率的情况下,剩下的指标是什么?无非也就是亮度、锐度、色彩、良像范围、畸变、观测角度、表现视场、通透性这些指标,这些指标里,除了表现视场7x50落后以外(色彩也可能有点差别),其他指标很可能优于优于六千左右级别的10x42屋脊镜,说“不低于”,其实有些客气了,应该是优于,不信,可以试一试!
2、说这句话的原因我忘记了,之所以说是断章取义,好像话题是说不同规格的产品,没有多少比较意义,如果硬比,几百元的画王,光学可能不低于六千元的10x42屋脊镜。
3、我还说过类似的话:目镜拍摄不能反映望远镜的真实性能,几百元的望远镜目镜拍摄,很可能比几千上万元的还要好。
4、这个结果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是建议你亲自试一下,前提是不要有偏见和心理暗示。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经常这样比喻:一个小孩,即便是再强壮,基因再优秀,也打不过一个瘦弱的青年人,我一直反对不同规格,尤其是规格差别很大的镜子,互相比较,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7x50这种规格光学优势明显,只要是厂家稍微认真做,光学性能都很好,厂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十几年前那些廉价大红膜厂家大多数都做成7x50,但是7x50规格缺点也很明显:表现视场小、体积重量大,局限性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