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记康泰时相机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lsecp 于 2019-4-3 21:57 编辑

  镜友提醒,否则都忘记了,毕竟东德蔡司 再原来ZEISS 的技术积累之下于1950年首次推出了五棱镜单反技术开创了相机发展的新纪元。  这种取景方式的普遍应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回顾相机技术的发展 ,五棱镜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革命性的创新之举。 借此翻出几个康泰时机器,算是忘却的回忆,谢谢还有欣赏的朋友!  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都在其顶端安置一个突起的屋脊五棱镜,这样就可以在取景器里面看到一个上下左右正确无误的影像了。但是在康太时S之前的135单反相机中,于取景器上看到的影像其左右是反向的,用起来自然不很方便。
        于1949年蔡斯公司推出的康太时S相机,为135单反照相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种设计沿用至今,成为一个简便实用的取景方式。
        康太时S最早在1950年德国科隆的照相器材博览会上展出,也有资料说它并不是第一种设计有屋脊五棱镜的135单反照相机,但至今尚无实物予以证明。(摘自介绍篇)



DSCN2247.JPG
DSCN2248.JPG
DSCN2249.JPG
DSCN2250.JPG
DSCN2251.JPG
DSCN2252.JPG
DSCN2253.JPG
DSCN2255.JPG
DSCN2256.JPG
DSCN2258.JPG
DSCN2260.JPG
DSCN2261.JPG
DSCN2263.JPG
DSCN2264.JPG
DSCN2265.JPG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4-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粉哇!现在胶片玩起来越来越不方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kkwanggy 发表于 2019-4-4 08:47
康粉哇!现在胶片玩起来越来越不方便了。

或许只是少数人体验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机现在是鬼子的天下了,不服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CONTAX-S我印象中最早发布与1949年的莱比锡博览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挣钱,还是人寿比较来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yyan 发表于 2019-4-4 08:53
相机现在是鬼子的天下了,不服不行啊

不是鬼子天下行业不多,汽车,造船,电子,材料,化工 恨铁不成钢!!

点评

木法啊,空喊支持国货,真用时都知道买质量好的  发表于 2019-4-5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馆长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lsecp 发表于 2019-4-4 10:20
不是鬼子天下行业不多,汽车,造船,电子,材料,化工 恨铁不成钢!!

那个镜头带红T的小G1当年也不便宜哟,应该把它和战前CONTAX最初的1,2,3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它们的结构形态与单反不同。德国货和日本货设计风格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9-4-4 19:24
那个镜头带红T的小G1当年也不便宜哟,应该把它和战前CONTAX最初的1,2,3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它们的结构形 ...

G1是全自动旁轴,已经不算德国货了。京瓷买了康泰时的牌子,G系镜头也是确善能产的日本货,但设计结构还是比后来索蔡/腾蔡更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G1 G2 的外观绝对可以和 徕卡 M6 比肩 。Hexar RF 和 新的 Zeiss Ikon 也是颜值爆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rkonnen 发表于 2019-4-4 19:31
G1是全自动旁轴,已经不算德国货了。京瓷买了康泰时的牌子,G系镜头也是确善能产的日本货,但设计结构还 ...

因为标题叫康泰时的前世今生嘛,所以讲起来就比较复杂一点。在康泰时这块牌子下是既有旁轴又有单反,既有日本设计制造的也有德国设计制造的。既有战前的也有战后的,既有东德制造的也有西德的。而二战之后率先恢复这块金字招牌的是东德,后来50年代两德打官司商定这块招牌最终归西德使用,但到80年代之后西德又把这块牌子的使用权转让给了日本。而二战之前真正最老的康泰时生产线到哪儿去了呢?它在苏联!1947年CONTAX-II和III的全套生产线被搬迁到乌克兰的基辅,相机的品牌也叫基辅,并且一直生产到80年代。
呵呵,康泰时啊,一段令人嘘唏的历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shwxls 发表于 2019-4-4 14:28
对馆长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是纯娱乐,您再说我都不好意思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9-4-4 21:32
因为标题叫康泰时的前世今生嘛,所以讲起来就比较复杂一点。在康泰时这块牌子下是既有旁轴又有单反,既有 ...

我明天把几个时期的都摆一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拆弹专家 于 2019-4-4 21:49 编辑
dlsecp 发表于 2019-4-4 21:38
我明天把几个时期的都摆一下谢谢

客气了!
以上说的都是过往的历史,其实我感兴趣的还是今生这两个字。
这些年没太关注相机新产品,不知道在相机全面数码化之后,这品牌的机器究竟咋样了?真希望它能延续昔日的辉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9-4-4 21:32
因为标题叫康泰时的前世今生嘛,所以讲起来就比较复杂一点。在康泰时这块牌子下是既有旁轴又有单反,既有 ...

基辅II、III是全复刻康泰时II、III,后面是苏联简化创新的产品了,而且有苏联相机类产品的通病,越早做工越好,越晚质量越不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9-4-4 21:47
客气了!
以上说的都是过往的历史,其实我感兴趣的还是今生这两个字。
这些年没太关注相机新产品,不知 ...

死硬了。
康泰时悲壮地推出世界上最早的数码全幅单反之一——NG,但被飞利浦的CCD坑了,卖出不到2000台,于是彻底倒闭了。
不过现在康泰时NG可是稀罕的收藏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rkonnen 发表于 2019-4-4 22:51
基辅II、III是全复刻康泰时II、III,后面是苏联简化创新的产品了,而且有苏联相机类产品的通病,越早做工 ...

基辅2和3最初是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全面协助下开始生产的,品质还行的。1957年基辅4出版,它并非简化设计,而是局部参考西德蔡司的CONTAX-2A和3A所做的追随改进设计型,这点从它标头上看起来最为明显。最初的4其实质量工艺还真不错。但到7-80年代变成基辅4M和AM的时候,质量下降的厉害,表面电镀工艺也不如以前。后来还弄出个造型奇怪的基辅5,呵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2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rkonnen 发表于 2019-4-4 22:53
死硬了。
康泰时悲壮地推出世界上最早的数码全幅单反之一——NG,但被飞利浦的CCD坑了,卖出不到2000台 ...

可惜了。二战之后虽然康泰时的生产线被作为战争赔偿物质搬迁到苏联去了,蔡司的一批高管及董事成员会也跟着美军跑到西德去了。但留在德累斯顿的蔡司遗留人员在废墟中迅速开始恢复和重建,并在极短时间内设计制造出全新的康泰时S单反,接着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闪光灯插孔改在顶盖上的康泰时D型。就是帖子里面的这款机器。话说当年这种单反可是金贵之物哟,要300多美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lsecp 于 2019-4-5 09:37 编辑
拆弹专家 发表于 2019-4-4 23:32
可惜了。二战之后虽然康泰时的生产线被作为战争赔偿物质搬迁到苏联去了,蔡司的一批高管及董事成员会也跟 ...

写的很现实,最近看了一位日本爱好者写的小文,他也是深深怀念康泰时 1及后续机型,摄影界普遍认为
康泰时问世是划时代性,他说如果没有二战而造成的东西蔡司分割,尼康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样子,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