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今天玩镜发现一个现象,以为是滚球,但大神们说不是,求高人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图,在楼房之间扫视的时候,视野扫视到的景物仿佛在向我靠近,而离开视野的景物仿佛在主动离我而去,以至于我观察起来都觉得是楼房本身开始运动了,有点类似于对着我在跷跷板一样。因为是扫视,而且这个镜子没有畸变,我以为是滚球。但是Q群大神告诉我,我手上的镜子不是平场,不可能有滚球。我现在也不关心到底什么是滚球,我就想知道,我描述的这个现象,专业上该怎么叫。这个现象并不好,在楼房间来回扫视几下人就会发晕。我自己有一只旗云842ED,并不会出现这个现象,舒适度好很多。
P90928-162722(1).jpg
发表于 2019-9-2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滚球吧,很多老镜子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北旅 于 2019-9-28 23:20 编辑

谁说平场才有滚球的?这俩有个毛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场和畸变也没毛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什么Q群大神的,你就走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望远镜快速平移(摇视)观察时出现滚球效应和平场镜关系不大,但和目镜的设计有关,望远镜的目镜视场保留一定的枕形畸变可以抵消部分滚球效应。
望远镜的滚球效应一两句话也解释不透,国外有一篇专业帖子对于双筒望远镜的畸变与球效应解释得比较透彻。给你一个链接供你参考
http://www.holgermerlitz.de/globe/distortion.html


滚球效应示意图
望远镜滚球效应示意图.gif newpan_k0.gif



点评

这个教导好! 感谢!  发表于 2019-9-29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19-9-29 00:11
望远镜快速平移(摇视)观察时出现滚球效应和平场镜关系不大,但和目镜的设计有关,望远镜的目镜视场保留一 ...

超级强大!!!!

点评

过奖了,谢谢!  发表于 2019-9-29 08: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19-9-29 00:11
望远镜快速平移(摇视)观察时出现滚球效应和平场镜关系不大,但和目镜的设计有关,望远镜的目镜视场保留一 ...

直观清楚!!!基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19-9-29 00:11
望远镜快速平移(摇视)观察时出现滚球效应和平场镜关系不大,但和目镜的设计有关,望远镜的目镜视场保留一 ...

我有尼康8X32se, 盛夏大太阳的中午,五百米开外的在建大楼工地,一盏亮着的白织灯泡,在几乎满视场里移动均呈现出点像,几乎就是平场镜。然而,却略带有一点枕型畸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仪世界 发表于 2019-9-29 07:56
我有尼康8X32se, 盛夏大太阳的中午,五百米开外的在建大楼工地,一盏亮着的白织灯泡,在几乎满视场里移动 ...

望远镜适当保留一定的枕型畸变是一种设计时的折衷措施,目的就是降低滚球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zw5307886 发表于 2019-9-29 07:47
直观清楚!!!基础课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19-9-29 00:11
望远镜快速平移(摇视)观察时出现滚球效应和平场镜关系不大,但和目镜的设计有关,望远镜的目镜视场保留一 ...

北旅大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觉得不舒服,观测发晕,借用一下主席的帖子内容,给你参考一下。原帖链接:http://www.bggd.com/bbs/forum.ph ... amp;_dsign=3d45b256[/url]

经常看到望远镜爱好者、客户,使用望远镜时,出现的不舒服,主要表现就是“晕”、“眼涨”“喝酒一样”。于是想到,根据十几年来望远镜销售、使用中的经验,有必要发帖和大家交流探讨一下。

以前我在帖子中,只是简单归纳为光轴原因和个人适应性原因,既然这次要详细谈谈,就分理了一下,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如下情况:


一、光轴原因

一旦出现望远镜观察不舒适性情况,于是很多人马上想到了:望远镜光轴有问题了?

确实,光轴是望远镜晕感的最重要因素,望远镜的光轴一旦有了问题,那么肯定会表现出上述症状,因为人眼的校正能力有限,光轴超出一定程度,舒适感就会明显降低,直至不能使用。

双筒望远镜光轴是指左右视场的重合程度(不是合圆),指标分为高低和左右,人眼对高低差的敏感度比较高,根据我们多年来检查光轴的经验,中高端望远镜的高低差一般都控制住20分以内,甚至达到10分以内。中高端望远镜发散的居多(轻微的发散更舒适),一般在20-40分比较常见,当然也允许轻微的汇聚。中低端望远镜差别就比较大了。

很多人对光轴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有的人高低差偏离七八分就能感觉出来,有的人高低差偏离四五十分以上,也觉察不出来。人们对发散和汇聚的敏感程度比较低,宽容度比较大。

论坛上很多人用土办法判断光轴,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易繁操作性,但是光轴仪大家又不具备,希望以后有更好的简单检测方法出来。

二、规格、性能原因

规格原因也不容忽视:

1、倍率越高,稳定性越低,舒适性就越低。

2、表现视场越大,对一些人越容易产生“晕”感,很多人不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恐高症者,站在一个高层落地大窗户前产生的恐惧感,要远远大于小窗户。
宽广的视场,对于很多人是种享受,但对于部分人而言,却是相反的结果。

3、画面质量,如亮度、畸变、锐度、色彩等因素,也会诱导出现“晕感”,但这个没有规律,因人而异,记得几年前,有个客户说,对画面明亮清晰锐利的镜子,反而不适应。
另一个例子就是新EL边缘过于平直,带来的滚球效应,一些人也不适应。

4、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观测目标和天气状况。可以试一下,近距离的观测、近距离直线条的观测,舒适性要相对低一些。极端天气,比如雪地、昏暗环境等,也会使舒适性降低。


三、操作原因

就是不正确的使用,比如没有把左右眼同时调清晰、左右成像没有合圆、眼镜与望远镜的配合程度、个人持握稳定性低、近距离观测、经常扫视、长时间连续观察等,都会引起不适,甚至比较严重。

在现场销售实践中,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我们首先要教会客户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再让客户对比镜子。


四:个人适应性原因

除了光轴原因,我们忽视了另一个原因:个人适应性

望远镜毕竟不是人眼的一部分,不要说望远镜,就是最简单的我们戴的眼镜,第一次佩戴,大多数人也会有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就是“晕”、“眼涨”“不舒服”。

同样,望远镜也是这样,如果说国产镜光轴标准低,是望远镜的问题,那么就是一万多元的顶级镜,也经常有客户看一眼就说“晕”,这种情况在我们接触到的客户中,比例非常大,甚至达到一半左右,有的表现还非常强烈,出现晕吐。不信,你可以把自己手中好的的望远镜,让一些没有使用过望远镜的亲朋看看,肯定很多人会说“有点晕”、“太晕了”。

一般来说,男性“晕镜”的比例要小于女性。

“晕镜”的人中,一部分会逐渐适应,但还有一些人怎么也适应不了,这时候只能是放弃使用了。

小结:
由此可以看出,出现“晕镜”,尤其是第一次使用望远镜,或者第一次使用性能差距比较大的望远镜,建议多分析一下,最好多找几个亲朋,最好是望远镜爱好者,来试一下,不过,事先不要给他暗示。



-----------------------------------

补充:

刚刚找了一段关于恐高症的病理分析,应该有所启发:

病理

恐高症眩晕与视觉

  眩晕问题专家指出,眩晕与视觉信息缺乏有关。当你身处高处,往下看一片模糊,景象大幅度缩小,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跟平日习惯的视像大相径庭,这时你的视觉信息大减,就会失去平衡。  

  一般情况下,大脑指挥身体做出的动作幅度是以视野中物体的相对活动为参照对象。假如从高处往下望,地面物体太远太小,就不能作为平衡信息回馈的根据了。再加上人在高处,眼睛无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实物进行水平运动参照,于是人体平衡系统崩溃,继而出现类似舟车晕浪那样的眩晕,无法定位。

  科学家指出,人们靠“视觉流场”控制自己的姿势和运动。当人们站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公路尽头在我们极目处消失,这时人不大会害怕,因为人与这个视觉流场成直角。但当人站在大厦边缘往下看,尽管也是一望无际,这时大脑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困扰,因为人跟视觉流场并非成直角关系,而是扩大到180度,大脑感觉地心吸力把身体吸进无垠之中。
恐高症眩晕与疾病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19-9-29 00:11
望远镜快速平移(摇视)观察时出现滚球效应和平场镜关系不大,但和目镜的设计有关,望远镜的目镜视场保留一 ...

这个比讲那么多理论术语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光仪世界 于 2019-10-1 07:11 编辑

我家里有尼康 ST 12X50, 目镜的向场镜片是非球面的树脂镜片。
此镜成像横平竖直,看大楼群很可以,但是,一横扫就滚球啦。
此镜目镜我拆卸过几次,蛮简单的,可以说是“场镜非球面化的凯尔纳目镜”,因
片数过少,所以,边缘成像可观地模糊。
因此说,“边缘清不清晰跟滚不滚球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也即跟是否横平竖直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1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仪世界 发表于 2019-9-29 17:13
我家里有尼康 ST 12X50, 目镜的向场镜片是非球面的树脂镜片。
此镜成像横平竖直,看大楼群很可以,但是, ...

很奇怪,横平竖直应该就是正常物体显示啊,应该不会滚球啊,应该是桶状畸变才能出现滚球效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3229484qwert 发表于 2019-9-28 23:13
这就是滚球吧,很多老镜子都有……。

我说的这只镜子完全是一只新镜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北旅 发表于 2019-9-28 23:23
听什么Q群大神的,你就走远了。

还是乖乖地在北旅呆着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30 0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λв


Σελ

λЩЩСЩЩЩγλ

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