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水电之母——吉林丰满大坝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3 20:27 编辑

   为了较系统的向广大镜友介绍吉林市丰满大坝的历史和现况,回答镜友提出的一些问题,现将用文字和图片展现出来,(有些图片和文字借用网络上的)与大家分享,感谢各位的关注!

建造过程: 丰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长1080米,高91.7米,大坝由60个坝段组成,每个坝段长18m,有11个孔,各宽12米、高6米,设计泄洪量9020立方米/秒,电厂房位于右侧,长189米、宽22米、高38米。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达到长期占领中国的目的,试图通过两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即从1937年到1941年,从1942年到1946年),把中国东北变成他们赖以生存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  丰满大坝工程于1937年4月破土动工,1942年11月初具规模,大江截流,水库开始蓄水。1943年3月25日1号机开始发电。丰满大坝从1937年破土动工到1943年春发电,仅仅用了5年多时间,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建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劳工数量之多,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获得充足的劳动力,日本人当时通过谎报做工地点或编造优厚待遇,以“吃好住好大工价,三年期满免费送回家”为诱饵,从华北东北等地骗招大量劳动力。据了解,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侵略者从关内共骗招了11万人。此外,据伪满时期东北水电分局的一本劳工数目统计本记载,当时约有20万劳工参与修建大坝。每天平均有1万至1.2万名劳工修建大坝,最多时有1.8万名劳工。 劳工们一旦来到丰满,一条腿就算踏入了鬼门关。为了防止劳工逃跑,日本人在松花江北设下了层层铁丝网,外有丰满警察署武装警察站岗把守,内有监工、大小把头、拉杆盯梢。劳工们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稍有怠慢,就会遭拳打脚踢。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没有任何劳动安全保障,死伤无数。如果有人想要逃跑,警察署、日本监工、把头等就把他当场打死。不少劳工衣衫褴褛,为了御寒蔽体,许多劳工只能把麻袋或者水泥袋套在身上。这些劳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每天要干十多个小时的繁重劳动。1.2万名劳工分成两班,昼夜轮换,劳工们没有一点休息时间,稍不留心就会遭到毒打。劳工纪念馆尸骨厅里展出的部分尸骨中,从受损的骨骼上看,有的是被铡死的,有的是被钉死的,其中不乏童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大坝进入围堰工程的施工,当时丰满的气温约为-40℃,江面上的冰层有1米厚。日本人命令劳工破冰建造围堰,对不慎落入江中的劳工不闻不问,无数劳工因此失去生命。掏洞取土,是劳工死亡比例极高的一项工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冬,日本侵略者为赶工期,强令劳工掏洞取土,仅一次塌方就死亡30多名劳工。1938年以后,由伪满水力电气建设局工程处指定今丰满劳工纪念馆附近一带的沟坡为死难劳工的埋葬区。那里有三条100多米长、6米宽、4米深的天然沟渠,扔弃和浅埋了无数的中国劳工。当年因死难劳工过多,这里白骨蔽野,成为野犬吞尸的凄凉恐怖世界。1941年5月,“满洲劳工协会”以大量劳工死亡,怕激发罢工反抗,遂召开劳工大会,为死者建“工人慰灵塔”。原丰满警察署长野琦茂作供认:“每天平均有2名工人死亡,7年就有5110人死亡。”
         丰满大坝建成后把松花江拦腰截断,形成了松花湖。松花湖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人工湖,现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从大坝发电后下来的水是热的,冬天江水不冻,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作用下,江面升起的雾气遇冷在江畔的垂柳上凝成了罕见的雾凇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死难劳工,人民政府建立了丰满劳工纪念馆。1964年,在纪念馆前为死难者建起一座纪念碑,上镌刻“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1984年,吉林省政府公布丰满万人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荒草也许可以吞没堆堆白骨,但无法抹杀那段历史,对我们而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揭开伤疤就是不容许历史重演。

大坝定检:
在1995年开始的水电站大坝首轮定检中,国家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将丰满大坝定为正常坝。第二次定检在2005年底结束时,专家组初步论证意见是仍然可以定为正常坝。不过,专家组认为,首次定检发现的一些问题没有实质性改进,尤其是溢流坝段的渗漏和冻胀开裂问题较为严重。为了督促业主整改,国家电监会2007年底发文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这意味着它在此后三年内可以带病运行,但必须维修加固,消除“病症”。


重建工程:
2012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告核准了吉林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工程将新建6台2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保留原三期2台14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7.09亿千瓦时按照重建方案,老坝将部分拆除形成一个豁口,下游新坝的坝轴线与老坝的坝轴线相差仅120米。重建方案如果实施,丰满峡谷口上将出现“一库两坝”的奇观。

历史沿革: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始建丰满大坝。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建成发电。由于劳动条件、生活条件恶劣,加之日本法西斯的残暴统治,病死、饿死、冻死、累死和被各种惨无人道的刑法折磨、迫害致死的劳工,全部被扔到孟家东山沟壑里。这些劳工大部分是日伪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从关内各地(以山东、河北两省居多)招、抓、骗来的青壮年,总数约有11万人。 日本侵略者为了掩饰他们的法西斯罪行,民国三十年(1941年)5月30日,在丰满师生吊唁遇难矿工江东建起一座所谓“慰灵塔”。1963年,丰满发电厂在“万人坑”修建了简易的尸骨陈列厅。 1964年,丰满万人坑遗址建立了劳工纪念碑。 1971年,由吉林市总工会、市文化局在丰满万人坑遗址建成劳工纪念馆。

遗址特点:丰满万人坑位于吉林城南25千米丰满区孟家村东山。有3条100多米长、6米宽、4米深的天然沟壑,掩埋着日军占领时期修筑丰满水电站的劳工的尸骨达万具之多,因此称“万人坑”。

文物遗存:
工人慰灵塔是浅褐色自然石块制作,背面有一块金属牌,镌刻着很多小字碑文。在碑文上可以看到这座石碑是民国三十年(1941年)制作。这块“工人慰灵塔”石碑是伪满洲劳工协会打着安慰死难劳工的旗号修建假慈悲道具,实际上是惟恐遭到劳工的罢工和反抗而建立在丰满发电厂院内的,碑文“工人慰灵塔”是伪满洲国第一任水利电气局局长直木伦太郎亲笔书写。 其原址在丰满万人坑南约1500米处。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2-1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3 20:29 编辑

518a7f47744d4a12bbd705a5768459aa.jpeg 913.jpg 909.jpg 908.jpg 6cadaf5b6b8944319a7490efc9aeccf1.jpeg 693a8b972ea044ad9d54056235fef761.jpeg 928.jpg 900.jpg 926.jpg 927.jpg 929 - 副本.jpg 947.jpg bd3eb13533fa828ba8e70a8dfd1f4134960a5a93.jpg ] 1c950a7b02087bf47950cdaaf3d3572c11dfcf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3 20:31 编辑

971.jpg 970.jpg 9c16fdfaaf51f3de297669379beef01f3b297999.jpg 973.jpg c75c10385343fbf2b2110efd1d29dd8065380dd721ef.jpg d6ca7bcb0a46f21fbe0915835b737c600c3386440091.jpg 972.jpg 79f0f736afc379310a5580f94693a04543a98326bb9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3 20:45 编辑

          经过论证,新坝在旧坝的下游120米处建起,呈现出绝无仅有的“一库双坝”的景象!  旧坝没有全部拆除,左岸留了90米,右岸留了300米,中间处坝身(用爆破和机械方式拆除至水面以下N米处)水面上旧的坝址作为历史遗迹,供后人纪念!

891.jpg 955.jpg 958.jpg 959.jpg 963.jpg 964.jpg 965.jpg 967.jpg 968.jpg 96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3 20:48 编辑

933.jpg 942.jpg 949.jpg 1127813552_16304066497991n.jpg e674-krwipas140396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3 21:02 编辑

  看看新坝与旧坝,在冬天的景象。零下30度白雪皑皑,湖面封冻40~50厘米,人们可以行走在湖面,近距离观看新坝与旧坝坝身,留影纪念!还可以在广阔的湖面上,开车,滑冰,滑爬犁,滑翔伞。也可以凿冰捕鱼,取冰块做冰灯。
IMG_20210127_101051.jpg 072.jpg IMG_20210127_102524.jpg IMG_20210127_103250.jpg IMG_20210127_103341.jpg IMG_20210127_103421.jpg IMG_20210127_103909.jpg IMG_20210127_103936.jpg IMG_20210127_103915.jpg IMG_20210127_103941.jpg IMG_20210127_103944.jpg IMG_20210127_103947.jpg IMG_20210127_104442.jpg IMG_20210127_105009.jpg IMG_20210127_105233.jpg IMG_20210127_105317.jpg IMG_20210127_111401.jpg IMG_20210127_111451.jpg IMG_20210127_111521.jpg IMG_20210127_111549.jpg IMG_20210127_111832.jpg IMG_20210127_112004.jpg IMG_20210127_1120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3 21:21 编辑

          文革期间,以丰满水电站大坝图片为背景,铸造在毛主席纪念章上,这在全国也是首次,也是唯一的一个带水电站图案的纪念章。另外,在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伍角人民币纸币中,也有丰满水电站大坝的图片,很是难得!
t01de7523b2293fb002.jpg 6974386.jpg se14447624.jpg 217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多谢楼主解惑,想起当年看到的还是没拆除之前的旧坝。
当地还有一个大丰满火车站,当年伪满时期建的,查了一下网络,现状有些可惜。另外,这个大坝和火车站名字由来是当地村子的名字。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52833382651789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峥嵘岁月,值得被记住和纪念的历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这个水电站,也不会有后面的葛洲坝、三峡大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点与线兄点赞 非常详尽的丰满大坝历史资料,好帖子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忘记的历史,去了几次,包括松花湖风景区都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yan 发表于 2023-12-14 00:15
没有这个水电站,也不会有后面的葛洲坝、三峡大坝。

这个就没啥因果关系吧。 没有这个水电站也有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水电站客观上对中国水电工业发展有很大贡献,但是其建造之初,是日本侵略者为了奴役我同胞,掠夺我资源而成的, 所以称它为我们的水电之母就不太好了。

介绍个小水电吧,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水电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9E%E7%AA%9D%E6%B0%B4%E7%94%B5%E7%AB%99/16967467


洞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群丰村,处龙溪河流域,为引水式电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首次采用交流升压交流输电。
洞窝水电站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成发电,名为济和水电厂;于1950年1月交由川南电业局管理,后交回国营255工厂;1988年,洞窝水电站及其周边开辟为旅游景区;2010年,洞窝峡谷风景区建成。 截至2022年8月,洞窝水电站仍在发电,是记录和展现中国老工业历史的活文物。
2019年4月,洞窝水电站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2019年10月,洞窝水电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2月,洞窝水电站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4 16:02 编辑
不敢高声语 发表于 2023-12-14 10:49
这个水电站客观上对中国水电工业发展有很大贡献,但是其建造之初,是日本侵略者为了奴役我同胞,掠夺我资源 ...

你以为《中国水电之母》这个词是我凭空想象和杜撰出来的吗?  看看我下面的链接,你也可以上网查查:
1945年小鬼子投降后,丰满水电站只建成89%的工程量,并且坝体漏水,发电量不足不稳,在中国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刻苦专研,克服困难,与1953年才全部完成水电站的建设任务。况且,从1937年开始,坝上20几万中国的劳工,为了建设大坝,流血流汗,直至生命,这水电站难道只是日本侵略者修建的,不是中国人修建的吗? 建国后政务院,水利部都正式官宣:将丰满水电站称之为《中国的水电之母》,也为以后建设的大小水电站,积累了人才,技术,材料等多方面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点与线 于 2023-12-14 16:16 编辑

丰满水电站:侵华日军始建,曾经排亚洲第一,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

珞珈山的猫2020-04-24 09:13




提起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历程,必然绕不开一座富含传奇色彩的大型水电站——丰满水电站。
丰满水电站坐落在我国吉林省吉林市南部16公里处的松花江上。这座水利工程始建于1937年,是由侵略我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军国主义以及伪满洲国主持修建的。但是直到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时,工程仅完成89%的工程量,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修建才最终完工。
翻开丰满水电站的发展历史,既可以看到日本军国主义对东北地区的侵略恶行,又可以看到近20万中国劳工备受日本侵略者和日伪政权的奴役和摧残。同时它也见证了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翻身做主人的劳动人民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热情和汗水。

丰满水电站


日伪时期的丰满水电站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长期占领中国的目的,妄图通过修建丰满水力电气发电所等计划,把本就富饶美丽、富含自然资源的东北地区变为他们赖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动侵略战争的物质供应基地, 1937年便正式开始建设丰满水电站。
工程建设期间,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先后从东北和华北地区连哄带骗招来了近20万名中国劳工,当时整个工程施工现场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万名劳工参与建设。

1941年,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战线不断扩大,尤其是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后导致美国直接加入战争,开辟了太平洋战场。日本资源短缺的情况愈发明显,日伪政权急于尽快建成发电,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加快工程进度,结果使用了大量的劣质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施工程序更是混乱不堪,导致大坝工程主体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大坝主体出现漏水等问题。
即使是这样,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丰满水库拦河大坝的混凝土浇筑也只完成了全部混凝土总量的89%。大坝坝体高度尚没有达到最初的设计高度。而从日本投降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国民党统治者并没有对丰满水电站进行任何的加固和修补和进一步建设,导致坝体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丰满水电站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坎坷的丰满水电站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为了尽快地建成这座水利工程,使其能够发挥出原有的设计功能,并且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将丰满水电站列为我们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的建设者们齐心协力建设丰满水电站,1953年工程基本完成。

丰满水电站平面图


丰满水电站建成并正常运行之后,在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两个方面,丰满水电站都占东北电力系统的一半以上,担负着东北地区建设发展近现代工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全国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军工企业和军事装备生产的主要供电任务。1960年,丰满水电站8台水利机组全部安装完成并且正常发电之后,丰满水电站成为当时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而且丰满水库经过加固和修复之后,在防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丰满水库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通过对丰满水库进行科学的调度,对于洪水的削峰效果十分显著;根据水文资料记载,从1953年至今,丰满水库所在流域洪峰超过7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总共发生过8次,分别发生于1953年、1957年、1960年、1964年、1971年、1975年、1995年和2010年,而丰满水库削减下游洪峰分别为56.1%、63.8%、79.2%、44.6%、56.9%、76.3%、72%、79%,由此可以看出丰满水库所发挥出来的防洪作用。



总结
丰满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使其发挥了自身的设计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丰满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为全国水电行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同样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骨干和技术人才。拒不完全统计,从丰满水电站共计走出了2000余名技术人才支援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后来的刘家峡、龙羊峡、葛洲坝、长江三峡……这些水利枢纽工程中都有着丰满水电站技术人员的身影,“中国水电之母”的美誉由此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yan 发表于 2023-12-14 00:15
没有这个水电站,也不会有后面的葛洲坝、三峡大坝。

  是的!
       丰满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为全国水电行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同样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骨干和技术人才。拒不完全统计,从丰满水电站共计走出了2000余名技术人才支援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后来的刘家峡、龙羊峡、葛洲坝、长江三峡……这些水利枢纽工程中都有着丰满水电站技术人员的身影,“中国水电之母”的美誉由此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23-12-14 03:23
给点与线兄点赞 非常详尽的丰满大坝历史资料,好帖子学习了。

  期待你的大片《NL1242目镜里的颐和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46778936 于 2023-12-14 19:12 编辑
点与线 发表于 2023-12-14 16:22
期待你的大片《NL1242目镜里的颐和园》。

听说冬季的北京是非常多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