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磨砂工 于 2024-5-8 23:25 编辑
光学小知识系列(二)——目镜罩与观测黑边
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用望远镜的目镜罩抵在眼睛上、抵在眼眶上,画面有黑影、黑边?望远镜的这个目镜罩到底是干啥用的?”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望远镜的这个基本操作话题。
在介绍“目镜罩用途”之前,先了解一个重要的望远镜参数: 出瞳距离(下图中的EYE RELIEF)——是指从目镜表面到光学系统最后一个光学工作面的距离。 一套设计完成的光学系统,这个工作面到目镜的距离是恒定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眼球位置不到或超过这个距离点都不行,只有在这确定的观测位置上,才能完整地观测影像。
当前主流双筒望远镜的出瞳距多设定为15mm-20mm,我在之前的帖子里写过,早期的望远镜没有这么长的出瞳距,主要是应‘君’方的要求而做出的设计改变,后期也为满足一些光学参数而加长出瞳距。
出瞳距的长短不代表望远镜的品质,我们生产瞄准镜的出瞳距有5英寸的(约127mm)。 由于出瞳距的增大,眼球和目镜之间的杂光遮挡就变得很有必要,为了提高望远镜的观测舒适性,各种各样的望远镜目镜罩出现了,翻折式、旋升式、旋转牛角式…… 目镜罩的主功能——遮光罩
我在论坛里看到许多镜友抱怨,说自己的镜子抵目观测时看不到全视野有黑边,或者为了减少晃动用目镜罩抵眉骨观测也出现黑边。这时就会有热心镜友积极地推荐:哪家哪家的什么型号没有这个问题,哪家哪家的什么型号做得很差、不考虑东方人的脸型,甚至看到论坛的很多主流人物也在这样评论介绍!
我个人认为,您的镜子抵目、抵眉骨眼球正好在出瞳距上,那恭喜!您中奖了!这相当于工厂为您定做的产品!您成功地开发了遮光罩的第二功能“支撑架”!您不用购买“额头支撑架了”!
工厂在设计目镜罩时,会考虑配合出瞳距设计高度,但是根本无法照顾到千人千面、千奇百怪的眼窝距离! 从材质角度讲:翻折式、牛角式都是软橡胶材质,源头上就不是为支撑而设计的……!
快速、精准地找到正确的出瞳距,手持悬浮观测,是我们必备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