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小知识系列(三)—良像、场曲 “良像”这个词在论坛里出现频率极高,几乎所有能写望远镜测评的“大佬”们都会在这个问题上不惜笔墨,我看到诸如:“某某镜子锐到边;满场清;良像率是百分之多少多少;整个像从百分之多少多少开始劣化;良像不在中心;左右眼良像范围不一致……!”功课不可谓不细致!同时也会看到有镜友在提问“自己能用中调把边缘非良像调清晰,这时原本的良像部分清晰度下降了,很神奇!为什么?” 今天就试着来解释这一光学现象,首先“良像”这个词汇我不知道它的出处,它不是光学术语,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感觉。我的理解它对应的是一种叫做“场曲”的光学像差 “场曲”又称“像场弯曲”。当透镜系统存在场曲时,整个光束的交点不与理想像点重合,虽然在每个特定点都能得到清晰的像点,但整个像面是一个半球状的曲面。 组成这个半球状曲面的曲率是在这套透镜系统设计之初就被确定下来的,设计师运用各种场曲矫正技术(平场技术)使得最终的像面最大化地接近理想像面! 但总是由于成本、原材料、加工精度……等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的“场曲”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各种最终产品中。 既然知道了存在场曲的光学系统所成的像面是一个曲面,而这个曲面上特定的点都是清晰的像,也就不难理解调焦所看到的焦平面能停在这个曲面,甚至于是不规则的曲面的任意一个截面上,也就是说,视场内的任意一个点都可以调清楚,不管在不在画面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