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光学小知识系列(六)—色差之顽固的“二级光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2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磨砂工 于 2025-3-14 19:21 编辑

光学小知识系列(六)—色差之顽固的“二级光谱”
在上一篇《光学小知识系列(五)—萤石色差的救星?》文章中,我们无奈地被告知,光学系统只要用玻璃做透镜就一定有色差,这一残酷的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由于新型火石玻璃的出现,成功地将折射望远镜从牛顿先生的判决中挽救了出来。
通过火石玻璃与冕玻璃的巧妙搭配,生活在我们乾隆爷同时期的欧洲天文学家们,终于用两片式消色差折射望远镜看到了“清晰”的星空。
为什么我给“清晰”加上了引号?是因为这个清晰的程度是相对于全用冕玻璃时,望远镜存在巨大色差而言的,“消色差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在两片式消色差透镜诞生后,细心的人们发现,光学系统还是存在着细微的色差,依然顽固地影响着望远镜的清晰程度,这一点点残存的色差被命名为“二级光谱”。在此后的100多年间,色差攻坚战再次打响……!
光学工程师用尽了所有的冕玻璃和火石玻璃相搭配,想要攻克二级光谱这个难题,但始终只能让不同波长的C光(红色)和F光(蓝色)在焦点处重合,而光谱中间波长的d光(黄色)或者e光(绿色)却始终不能与前焦点重合,这几个焦点间的误差就是顽固的“二级光谱”!并且更加奇怪的是:不管设计师用怎样的材料组合来设计两片式透镜,这个误差值居然是恒定的……!大约为焦距的1/2000。这就意味着二片式普通消色差透镜方案走到了它的物理极限,面对二级光谱无能为力!
无奈,设计师开启了“摇人模式”……!用增加镜片数、加大镜片厚度!来试图消除剩余色差,三片式物镜登场了(请注意: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PO),由于当时的镀膜技术相当有限,无法消除镜片间的反射杂光,三胶合透镜成了被迫的选择。要知道,多一个胶合面至少损失一个屈光面型,并且增加了工艺难度,加大了透镜组开胶的风险,一旦开胶报废的就是三片玻璃!就算用上冒险的三胶合镜组,对于二级光谱的校正效果还是不理想,相对二片式普消,三片式透镜大约能将轴向色差减小1/2,严格讲这不能算复消色差,暂且叫它“半APO结构”吧。另外由于镜片增厚,面型曲率增大,整个光系统又出现了“带球差和色球差”导致成像质量下降,这真是按下葫芦又起来了瓢,光学设计好玩吧……!
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咱们大清朝末代小皇帝在位的时期,科学家们发现了,迄今为止真正能对抗二级光谱的救星—天然萤石(氟化钙 CaF2)
大家都知道萤石的光学特性(超级低的折射率、超级大的阿贝数),用它搭配合适的高折射率玻璃,理论上可以将二级光谱校正到接近0的程度!这是不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往往事情的发展总是会一波三折,用天然萤石然对抗二级光谱让设计师们看到了曙光!但天然萤石纯净度不够,化学、物理性能不稳定,无法制作大尺寸镜片,再加上其昂贵的价格等因素,导致不能大规模生产,只在显微镜上有少量应用。好在人们已经确立了解决色差问题的大方向,在不远的未来“人工萤石晶体、氟化物玻璃(ED)”相继问世,咱们将迎来折射望远镜的春天!
到这里我们了解了色差的成因,用时间轴方式简要回顾了对抗色差的过程。下一期我们将了解“氟化物玻璃(ED)”相较“萤石、人工萤石”虽然已经大幅降低了成本价格,但为什么还是很贵!
本文内容涉及大量较深的光学基础知识,考虑到镜友们的理解程度不同,本人已尽量简易表述,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萤石单片复消二片.jpg
普消二片.jpg
APO三片.jpg
普通玻璃三片.jpg
发表于 2025-3-1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贴!!!
非常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宝贝妮妮 发表于 2025-3-12 14:28
学习贴!!!
非常感谢楼主!!!

您客气!
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交流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满满,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射式望远镜应该可以消除色差吧?毕竟不同波长的光反射都遵从反射定律。即便有色差也是目镜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stonyc 发表于 2025-3-12 15:28
知识满满,学习下。

谢谢!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monk 发表于 2025-3-12 16:43
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学习了

多谢夸奖!可以多多讨论,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ljx007 发表于 2025-3-12 17:56
技术贴,认真学习

谢谢!多多讨论,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nero730213 发表于 2025-3-12 18:56
反射式望远镜应该可以消除色差吧?毕竟不同波长的光反射都遵从反射定律。即便有色差也是目镜造成的。

您很专业!纯反射式望远镜的主镜是没有色差的,因为所有波长的反射路径一致,不存在色散问题。
但有像差存在(慧差、像散),可以通过抛物面、双曲面等手段校正减轻。

目镜是有多组镜片构成,就会存在色差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nero730213 发表于 2025-3-12 18:56
反射式望远镜应该可以消除色差吧?毕竟不同波长的光反射都遵从反射定律。即便有色差也是目镜造成的。

您可以看看本文的上一部分《光学小知识系列(五)》,有介绍“色差”的成因。光学小知识系列(五)—萤石色差的救星?
https://www.bggd.com/bbs/forum.p ... &fromuid=620597
(出处: 北旅之星望远镜网 最大的望远镜网站 天文 观鸟 摄影 户外 国内外望远镜知识 使用 维修 收藏 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nero730213 发表于 2025-3-12 18:56
反射式望远镜应该可以消除色差吧?毕竟不同波长的光反射都遵从反射定律。即便有色差也是目镜造成的。

怎么发个链接就要 审核?
我上一篇文章《光学小知识系列(五)》有“色差”成因的介绍。您可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3 0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贴!!! 非常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织光 发表于 2025-3-13 08:41
学习贴!!! 非常感谢楼主

您客气了!
我发现,我这种帖子受关注的程度不高,阅读数量不少,跟帖发言的却不多!看过就走,我看坛里很多位逢贴必跟的镜友们都不说话、不讨论,就连英英……也不提问题了
是不是这种技术认知型文章,内容太深?不像具体产品的评测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磨砂工 发表于 2025-3-13 12:14
您客气了!
我发现,我这种帖子受关注的程度不高,阅读数量不少,跟帖发言的却不多!看过就走,我看 ...

请教什么是阿贝数?折射率我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草 发表于 2025-3-14 08:53
请教什么是阿贝数?折射率我懂

阿贝数是一个除法结果,分子是折射率减去1,分母是红光和蓝光两条谱线的折射率差值。所以这个数可以理解为,在色差一定的情况下,此材料能够提供的折射能力。所以阿贝数越大,则色差越小。

但是不能片面理解这个数值,因为它没有反映消色差的本质,也就是正负相消,而不是主要靠降低来减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磨砂工 于 2025-3-14 23:20 编辑
孔雀草 发表于 2025-3-14 08:53
请教什么是阿贝数?折射率我懂

仁兄: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个相对高阶的光学基础知识问题,您懂得折射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要解释清楚“阿贝数”我接下来的表述可能就不是那么通俗易懂了。我发现论坛里很多朋友对它都是一知半解,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它叫做“阿贝系数”,甚至有很多望远镜厂家和品牌商在宣传中也这么用!

阿贝数(也称“色散系数”、符号Vd)—是德国物理学家 恩斯特 阿贝 发明的,是用来衡量透明光学材料光线色散程度的物理量。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抗色差水平”的重要指标!
您知道折射率,阿贝先生就是选择了三种颜色光(红、黄、蓝),在透明材料中的折射率差异来计算定义阿贝数,数值越大色散越小。
红光选的是:氢光谱中的C线,波长656.3nm
黄光选的是:钠光谱中的D线,波长589.3nm
蓝光选的是:氢光谱中的F线,波长486.1nm


计算公式:Vd=(nd-1)/(nf-nc)




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