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灰胸咬鹃(怀氏咬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6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DSC_6499s.jpg
发表于 2025-3-2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63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灰胸咬鹃(英文名:Whitehead's Trogon,学名:Harpactes whiteheadi),是咬鹃目咬鹃科咬鹃属的小型攀禽,主要分布在婆罗洲的北部山区。雄鸟头部、颈背及下体呈鲜艳的红色,喉部黑色,胸部灰色,上体为淡富丽的棕色;雌鸟相似,但以橙褐色取代红色。此鸟种以英国探险家John 白头刺莺命名。

外形特征:灰胸咬鹃体型厚实,长度约29至33厘米。雄鸟头部、颈背及下体鲜红,喉部黑色,胸部灰色,上体为淡富丽的棕色,尾部下方大部分白色,翅膀黑色带细白纹。雌鸟颜色较为暗淡,以橙褐色为主,翅膀上的条纹为棕色而非白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全身颜色更加统一,缺乏成年鸟的黑色喉部和灰色上胸。

鸣叫特征:灰胸咬鹃的叫声包括一系列响亮、节奏均匀的四到五个粗犷音节,通常被描述为'kwau kwau kwau kwau'或'wark wark wark wark',偶尔发出滚动的'burr'声,有时后跟下降的'kekekeke'。

生活习性:偏好潮湿、阴暗的山地森林,常见于海拔900至2000米的地区,常在密林的中层静坐。它是一种害羞而低调的鸟,容易在密集的树冠层中被忽视。它通常与混合物种群落中的其他鸟类如栗头噪鹛和灰褐噪鹛、黑喉绿阔嘴鸟和巽他鹃鵙共同出现。

生长繁殖:繁殖生态知之甚少。已知的繁殖时间在4月,幼鸟在6月被发现,家庭群体在7月观察到。然而,巢穴和蛋的详细描述仍未知,关于其繁殖生物学的许多细节,如孵化和筑巢周期、卵数、离巢时间、雏鸟照顾的分工等,都尚未明确。

区别辨识:灰胸咬鹃与同属的其他咬鹃相比,具有独特的银灰色‘围裙’,橙棕色背部,深色面部,蓝色喙和眼周皮肤。雄鸟的红色和雌鸟的橙褐色是主要的识别特征。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婆罗洲北部山区,具体范围从基纳巴卢山至杜利特山和隆朱特山(印尼部分)。

其他:灰胸咬鹃的种群数量虽然没有量化,但被认为正在减少,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丧失,尤其是通过伐木和转变为农业用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为雄鸟,二楼为雌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像吃饭戴了个围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应该是绿阔嘴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yan 发表于 2025-3-26 22:37
明天应该是绿阔嘴鸟吧。

我拍的是绿喉阔嘴鸟,没拍到绿阔嘴鸟。明天发,绿喉也就是怀氏,英文名都是Whitehea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7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好鬼靓呀,,,,,想起,我第一次见广东的红头咬鹃时,,哇,,惊艳,,惊喜,,,突然,在竹林转角处出现,,,就在眼前: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认识一种鸟: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巧了

图片1.jpg

图片2.jpg
看到即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巧了,刚好正面背面反过来,大家可以看清楚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