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大学时是98年,那时候还没有MP3,U盘也才是32MB或者16M的,贵的吓人,台式机还是PIII的年代,大家还在用CD光驱。刚上学时大家最热衷的两样电子产品一是BP机,二就是随身听(以磁带机居多,CD的太少了),手机那时候还是相当贵的,用的人极少。大家的随身听基本都是松下,爱华和SONY的,基本都是超薄的带线控的机型,过去的两节5号电池的塑料机型基本没人用,我以前的塑料机器就十分落伍了,为了能用上好机器,我在99年的暑假出去打工挣了1000多元,开学时买了这个SONY的随身听WM-EX20。
SONY的这款机型买时是比较凑巧,该机产地是大马(松下和爱华是日本和台湾居多),正是SONY为纪念随身听推出20周年在全球发行的限量版产品(1979-1999),与以往SONY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纪念版的产品外壳材料用的是不锈钢,拿在手上的分量比镁铝合金的外壳要沉不少,许多类似的产品只有一部分金属壳,另一部分是塑料的,这个可绝对是全钢的!外观采用金属拉丝处理,在外层又有一层保护漆,即有金属质感,又是光亮圆滑。改产品的功能比较单一,就是纯粹的单放(我认为功能越简单才能证明它的实际价值和性能),没有收音机和录音功能,因为是纪念版产品,所以所用的音频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音效除了标准的特重低音,高音及杜比降噪外,还率先使用特重环绕音效(MEGA SURROUND),当然现在这个技术在MP3上已经非常常见了。播放模式上都是常见的自动翻面,超高速倒带,可以自己选择倒几首歌,自动寻找并播放。另一大特色就是它的充电设备。当时大多数的机器配的都是条形电池充电器,电池需要取出来单充,而它的充电设备类似我们现在的手机座充,把它原配的条形电池(镍氢1400毫安)放在机器里,然后把机器直接立着插在充电座上,充电座上有指示灯,红灯代表充电,变绿代表充满,充电时间大约3小时,很是方便。据我所知后来的部分机型是用一个电源插在一个座上在直接充,而纪念版的座充就是一体的。另外就是耳机和线控,线控是RM-WME22S,带背光显示的字是菊黄色,只是字是亮的,上面还有其他的功能现实,估计别的机型也在用这款配件,耳机用的是MDR-E832,属于SONY耳机产品里相对较好的,而非通常原配的低端型号,所以不用在特意购买其他耳机,就连卖机器的都说应该扣出来单卖,唯一不足就是线控上没有夹子,没发固定在衣服上。我所买的产品是走私的水货花了不到1100元,当时在王府井的新东安见过行货,要1980元!!!唯一不同就是说明书是日文的,估计是返销日本的,座充什么的都是日文说明,电压是110V的,商家送了一个电源转换器,可是没想到后来有一次充电时居然直接插在220上了,瞬间就烧了,好在机器没事,座充问了许多地方都没法修,所以就给仍了,太可惜了!后来同学的松下机器被偷了,她就把充电池的充电器送我了,也是110V的,凑合用吧,一直用到现在。
在现在人眼里上街别个WALKMAN已经比较傻了,磁带机已经被CD,MP3逐步取代,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产品,毕竟是一代人娱乐时用的好东西,我觉得磁带机虽然在音质上赶不上CD和MD,但有时比MP3还是好的,MD是个短命鬼,因为它忽略了MD这种存储介质在市面上的普及虑和配套的设备种类,使得录制MD盘的称本较高和渠道比较少,CD还是因为体积的原因吧。原先我们买过一些打口带,都是国外的原版产品,质量不错,基本都是经过杜比降噪录制的,音质要比国内同样的专辑磁带强不少,而且有的带子用的居然是高档的金属带,音质和寿命更是高一个档次,看来国内的磁带录制便准还是比较低的。相信年龄稍大的朋友一定会有体会的,尤其是喜欢听古典的朋友。下面的照片就是这款产品,偶尔拿出来听听上学时买的带子,又是另一种心情!
[ 本帖最后由 rocky 于 2007-4-16 11:23 编辑 ] |
-
正面外观
-
金属质感,光滑圆亮
-
上侧,功能选定用按键的次数决定
-
背面,特重环绕音效技术
-
一侧的音量三级手动选择配合线控使用方便户外和深夜睡眠
-
全钢机身,电池可用条形和5号电池组合使用,时间超长!
-
体积大小与一盘磁带接近,属于超薄机型
-
原配线控耳机,我÷耳机还是不错的,基本不用另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