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发一篇关于EDF的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转发一篇关于EDF的论文,这文章证实了EDF镜片可防伽玛射线.
1.jpg
2.jpg
3.jpg
发表于 2007-11-2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EDF偏黄和它选用耐辐射玻璃有一定的关系。

http://home.arcor.de/thuernagel/edf.htm
这里也有德文EDF资料,可惜看不太懂。
发表于 2007-11-22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edf偏黄的原因有了最终的答案,不知道全七偏黄是不是同样原因造成的
发表于 2007-11-22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存!
发表于 2007-11-2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大图没啊~~~~~~~~~
发表于 2007-11-2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啊,含金量高
发表于 2007-11-2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
发表于 2007-11-2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zq0205 于 2007-11-23 13:25 发表
好文章,谢谢

发表于 2007-12-1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itz 于 2007-11-22 13:34 发表
看来EDF偏黄和它选用耐辐射玻璃有一定的关系。

http://home.arcor.de/thuernagel/edf.htm
这里也有德文EDF资料,可惜看不太懂。


这个圣诞节正好没有事情做,在家看看书,有时间我把那个网页上的东西整理一下吧,呵呵。
我是新人,粗通德语,可能会有错误,到时候请版主更正,呵呵。
发表于 2007-12-1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EDF的确是一款百说不厌的望远镜,它在军镜中的知名度和奇特也是突出的
发表于 2007-12-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关注~~
发表于 2007-12-1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nssouci 于 2007-12-13 21:56 发表


这个圣诞节正好没有事情做,在家看看书,有时间我把那个网页上的东西整理一下吧,呵呵。
我是新人,粗通德语,可能会有错误,到时候请版主更正,呵呵。


恭候了啊。
发表于 2007-12-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itz 于 2007-11-22 13:34 发表
看来EDF偏黄和它选用耐辐射玻璃有一定的关系。

http://home.arcor.de/thuernagel/edf.htm
这里也有德文EDF资料,可惜看不太懂。


版主你好,昨天晚上由于中毒太深,把老板的任务扔在一边,把那个网页的文章译出来了,其实限于水平关系,有些译得不好,毕竟是搞文科出身,很多概念和单位不太懂,所以就直接抄了英语缩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讨论,译文如下:


如果有谁有一架装备了有放射性照明分划板的EDF,请千万不要自行拆除。只要这个放射性物质氚还在望远镜里面,并正常工作,那里就是它最好的保存地点。任何形式的试图变动都有可能使风险成为现实的危险——而这正是大家都不愿意的!

过去的DF还是一个传统的普罗结构,EDF出于轻便的原因使用了另外一种广为流传的望远镜制造结构,屋脊镜。在此我把光学结构图扫描了一下。

EDF有两个版本,一种不带(NVA术语编号:010500),一种带有放射性照明分划板(NVA术语编号:010400)。前者正式的编号为“EDF7X40 oB”(A050/1/501《统一双筒望远镜7X40 – 维修》1982,第7页)。分划板照明还可以后来再安装上去(同:第26页),当然这要更换不同的分划板。

EDF oB的分划板是镀上去的分划线,而EDF则是装备了更为昂贵的酸化腐蚀的分划板。
这一问题在它的前代产品DF7X40上不存在,因为那里的分划板照明是用电的。
不带分划板的民用版本的产品仍然由Doctor Optic Eisfeld (生产?)并销售,我实在不清楚现在是否还在继续生产。这家企业在蔡司-VEB解体后接手了它的望远镜生产。

新的民用版本的EDF常常被认为是用剩余的军用品的零件组装起来的。很遗憾,人们不是应用了所有这样的零件。
EDF和EDF oB的生产年代可以从中桥的一块小片上的序列号中获知,序列号首位是个大写的字母,生产年代就可以以这个字母来判断。
它意味着:
A=1981, B=1982, C=1983, D=1984, E=1985, F=1986, G=1987, H=1988, I=1989, K=1990, (L=1991, M=1992, N=1993, O=1994, P=1995, R=1996, S=1997, T=1998, U=1999).
有关区别的一些问题,这里有一篇关于DF和EDF oB的对比的经验报告(Erfahrungsbericht)。由Uwe Petzold撰写。
数据:  
EDF 7X40 (EDF o. B.)
倍率:7X

入瞳:40MM

出瞳:5.7MM

屈光度调节:+/- 7度

出瞳距离:大于20MM (大于15MM适合戴眼镜者使用,译者注)

瞳距:60-75MM

视场:131M/1000M 实际视角(7度30分)
几何亮度:32.65
(字面翻译了这个概念:查得的定义为出瞳的平方,是过去应用于评价望远镜亮度的一个数值,根据蔡司的《关于望远镜应该知道的东西》一文,这个数值被认为与暗光能力无关。)

黄昏系数:16.7

重量1000G


右图中是一架7X40的民用版本,这是由收购了在Eisfeld的蔡司过去的生产车间的Doctor-Optic所制造。这个望远镜据一个同事说,在美国取得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读完下面的检测条件,就会发现,有了这样的一架望远镜,身边多了一个相当昂贵的伴随者。
为什么该企业并不宣传这些价值,我老实讲实在不理解。
(此处的图大家可以后原网址上看,一些相关链接,网址上都有,如果兄弟们对其它感兴趣的,提供链接,我都可以翻译,或者编译)
  
在次我想明确的指出,这里不是生产厂家保证的产品性能。这些数据来源于军方的规定!

EDF/EDF oB 的防水性能相当好:
致密性测试需要用50.7千帕0.5atm的压力环境来测试,不得减压。
理论上说,这意味着这个望远镜是5M防水的,尽管只标了1米。
在一米水深下,这架望远镜至少肯定可以耐受一个小时,并且此时水下的温度应该比望远镜温度低10~15度,这一温差也可能构成一个内部的负压。

除此之外,我在A 050/1/501 (第34页及其后)找到了其它的各种耐受性,这些在一些EDF望远镜之上抽样反复地进行了试验。

抗摔测试:0.75米,在宽边,镜筒打开:摔1次

抗震:30~80赫兹,不断加速,6克:2小时,物镜朝下站立;1小时,宽边朝下平放;1小时,窄边朝下平放。
击打测试:不断加速,15克,脉冲持续5至10ms:360下。
不断加速,120克,脉冲持续1至5ms:2下在物镜上,站立,4下在宽边,打开,4下在窄边,打开。
抗寒:零下50度,持续2小时到达此温度。

抗热:60度,持续2小时到达此温度。储藏温度:80度,1小时到达此温度(这项测试的意义在于确认,是否存在润滑材料溢出,这是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温度变化:高温60度,低温零下50度:5个来回,每次2小时。抗海水腐蚀:27度,和由27 g/l NaCl, 6g/l MgCl2, 1 g/l CaCl2 1 g/l, 1 g/l K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一起。
人们当时努力制造一架坚固的望远镜,并且看起来这是成功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爱护地使用自己手上的东西。
以上的这些方法并不只用于EDF。所有的战术上使用的光学仪器都要经过类似的测试,以保证其使用中的可靠性。
我在这里如此明细的列出,只是不想人们产生一种印象,认为只有今天的光学仪器才是非常坚固的。
如果仍然发生了一些什么问题,我可以以我的经验来说(不是说我的手上曾经有过一架EDF坏掉了,而是因为我曾经拿到过一架光轴歪斜,棱镜也糊掉的必须修理的Dekarem;一个朋友同时也有两张定单,这个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价格也非常合理),推荐交给一位坐在那些老的曾经生产过耶拿望远镜的生产车间里的专业人士进行修理和校正。
发表于 2007-12-1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非常感谢楼上的同好。
发表于 2007-12-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itz 于 2007-12-14 21:58 发表
不错,非常感谢楼上的同好。


从版主的这个ID看,与德国有些渊源吧,呵呵。
发表于 2007-12-1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nssouci 于 2007-12-14 22:22 发表


从版主的这个ID看,与德国有些渊源吧,呵呵。


英美人对德国鬼子的贬称。
发表于 2007-12-1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这个意思,想问的是,为什么想起来起这个名字,呵呵。
发表于 2007-12-14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一位好友痴迷德国玩意,和他开玩笑就取了这个名字。
发表于 2007-12-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版主是否对指南针亦有研究,如果有,可否赐教,因为有位好友想让我帮着买。
发表于 2007-12-1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nssouci 于 2007-12-14 23:36 发表
另外版主是否对指南针亦有研究,如果有,可否赐教,因为有位好友想让我帮着买。

对指北针没有很深的研究,以实用为主,如果经费不成问题,建议购买瑞士的Recta或瑞典的Silva。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