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60448.htm
折反射式望远镜最早出现于1814年。1931年,德国光学家施密特用一块别具一格的接近于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镜作为改正镜,与球面反射镜配合,制成了可以消除球差和轴外象差的施密特式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光力强、视场大、象差小,适合于拍摄大面积的天区照片,尤其是对暗弱星云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施密特望远镜已经成了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
由于折反射式望远镜能兼顾折射和反射两种望远镜的优点,非常适合业余的天文观测和天文摄影,并且得到了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喜爱。
望远镜的集光能力随着口径的增大而增强,望远镜的集光能力越强,就能够看到更暗更远的天体,这其实就是能够看到了更早期的宇宙。天体物理的发展需要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http://baike.baidu.com/view/775014.html
施密特望远镜
一种折反射望远镜。1931年为德国光学家施密特﹐B.V.所发明﹐因此得名。这种望远镜由一块接近平行平板的非球面改正透镜和一个凹球面反射镜组成
对某些工作﹐施密特望远镜可作不同的改变﹐如增加平场透镜把焦面改成平面﹔增加一个凸面副镜把焦点引到主镜的背面或附近﹐形成卡塞格林系统(见卡塞格林望远镜)。美国光学家贝克首先对这种系统进行了研究﹐经他改进的这种望远镜﹐称为贝克-施密特望远镜 [转贴]
[ 本帖最后由 寻找拉玛 于 2008-3-24 11:5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