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西王赏功”考(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kbit

    《明史》记载: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大西”,铸造“大顺通宝”铜钱,并铸“西王赏功”金、银、铜纪念币,奖励有功将士。

    无论是李自成的“永昌通宝”铜钱,还是张献忠的“大顺通宝”铜钱,存世颇多,唯有“西王赏功”钱,存世珍罕。据香港钱币收藏家关汉亨先生潜心研究、认真考证,近世出土、发现不及十枚,分别为2金、4银、3铜。这里,我要补充一点是:关先生的依据是馆藏博物馆的统计。而且根据有关钱币专家的判断:某市博物馆中的所谓“西王赏功”可能就是一枚名副其实的假泉。因此官方的记载应是:2金、4银、2铜。真实的数量可能不止这些,尤其是铜质钱。有许多仍旧散布在民间,更多的是在藏家手中。目前网上出现的多为假钱,真钱不露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稀少而珍贵!藏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会出手,更不会轻易发布细节图片,而产生造假的后果。

    “西王赏功”金钱,记载发现2枚。一枚为著名的钱币收藏家蒋伯薰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四川省成都任职时收藏,直径49毫米,穿径11毫米,金灿如新,光彩夺目,华美富丽,十分诱人,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钱币馆。另一枚金钱面市后,被无知者熔毁。据著名钱币收藏家马定祥先生著文记述:20世纪初,成都张某于五洞桥一小吃处,以80文铜钱,购得“西王赏功”钱,磨去其轮,见“赫然赤金”,兴致勃勃,沾沾自喜曰:吾无意得一金钱。钱商闻之,上门求观,张已将钱熔之,得金数钱。钱商顿足曰,若不熔,值黄金20倍也。张追悔莫及,丧气数月。无知者,实在可惜,这也验证了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金钱的深邃而又简朴之道理。

    “西王赏功”银钱,文献、网络记载先后发现逾4枚。第一枚为清末民初金石收藏家申砚丞秘藏,后人亡物散,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第二枚为钱币收藏家罗伯昭1933年用重金购得收藏于重庆。该钱银色熟旧,黑锖斑灿,温文可爱,后捐赠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第三枚为朱活《古钱新典》中介绍,其背文为“大顺”两字,径45毫米,近年在甘肃省南部的武都县农村发现。第四枚见于《中国民间钱币藏珍》一书介绍,为浙江省湖州一钱币收藏家陈氏珍藏。其余几枚分布在北京,天津、大连、甘肃不同藏家手中,叫价100000,1000000...不等,到底是真是伪?需要权威性鉴定机构,借助古泉专家以及先进的仪器进行测试与公证。

    “西王赏功”铜钱,新闻报道先后发现3枚。一枚为上海张叔驯收藏,后张远走异乡,下落不明。一枚为上海收藏家孙鼎先生收藏,后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有一枚为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品(有专家已经指出该为赝品)。“西王赏功”镏金铜钱,未见报道。但是确实存在,笔者手中幸存一枚(如图),有意思的是这枚钱来自一个日本书画藏家。是他游历中华民族的历史古城:商丘-开封-郑州-新乡-洛阳-灵宝函谷关期间的收获。而且,他告诉我:这枚钱的来源地并不在上面的几个城市,而是来自安徽的砀山地区。原来,一个小本古董经营的安徽人去西安的途中,停留洛阳时,与这位藏家不期而遇,日本友人用不菲的价格从小贩手中购得这这枚他自认为是花钱的大泉。我见证了整个过程,最后用清代一位名家的的真迹,与日本友人交换了这枚古泉。整泉包浆古朴,镏金局部剥落,字口清晰,书体工整,穿口规矩,让人爱不释手。见图。
传说中的西王赏功1.jpg

    这枚钱币的意义在于:给与钱币历史学家一个新的启发:张献忠大西政权时发行的所谓金币是否为镏金铜币?因为当时战事已久,物资匮乏,铸造金元不太符合当时的大西政权国力与货币发行传统。此外,从大量的铜镏金明代器物可以看出,明代铜镏金是一项非常流行与成熟的铸造工艺。镏金铜币容易以讹传讹,造成是金币的假象!

    此外,笔者从网上获悉一藏家手中的西王赏功铁钱,生坑素背,直径48mm,较金、银、铜西王赏功直径渐次缩小(金银直径50mm,铜直径49mm),这与古代赏功大小当有差别的可能一致。钱穿10.5mm,面郭宽3mm,面缘宽5mm,背郭宽3mm,背缘宽7mm,与西王赏功铜钱数据相若。著名钱币学家王贵忱老先生看后说:“我见过银质西王赏功,铁质还是第一次看见。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因为文献记载只有金、银、铜三种材料。”笔者认为,清代以后,耐磨的铜质材料是铸造钱币的主流工艺,用铁材有违历史发展的规律。

[ 本帖最后由 wkbit 于 2008-12-2 14:03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22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兄不玩镜了!?改玩钱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dr 于 2008-10-22 17:17 发表
王兄不玩镜了!?改玩钱币了!?

镜子依旧主玩,光玩一个单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乐,不如与人同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应该价值连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钱币考古的一个重要样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价之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